eNewsTree.com

标题: 伊朗的烟花秀!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ngychita    时间: 2024-10-28 03:17
标题: 伊朗的烟花秀!
作者:盛唐如松

前不久,

一则小道消息在网上流传甚广。说的是中美借着巴西国际军演,上演了一出擂台赛。双方各出人员若干,装备若干,一局定胜负,赢家通吃。赢者不仅可以得到冠军的头衔,更可以赢得这个世界。

这样的消息一看就是按照《三侠五义》的版本来的,模板式下的简约江湖世界,还不如金庸和梁羽生笔下的擂台赛更为靠谱。如果中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决定自己的未来,那双方的决策者水平就只能像南通那位开小米车的冲动年轻人,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各受其害。有人坐了牢,有人送了命,还有人为此要承担一辈子的道德谴责。这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未来是美好的。而没有美好的未来,显然不是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想要的。那么你敢说中美的决策者都是一些没头脑的人吗?即便是傻乎乎拜天的拜登,也不能说他没头脑吧?他最多只是岁数大、疼儿子罢了。

但是,中美之间总是要分个高低的。而想要分个高低,就要出招接招。从商业贸易到意识形态,从形象展示到大国风范。都可以作为双方决定胜负的因素,但最终的决赛却一定是军事安全领域的。也就是当嘴炮无法拼个胜负的时候,拳头一定会被打出来。这个和人与人之间的争执过程是一样的。吵架吵到无法让对方认怂时,总有一方会率先打出一拳,而接下来,就是场面爆裂的互殴阶段了。至于是不是正当防卫,和社会层面中由执法者来定性不一样,大国与大国之间战后的正邪之辨一定是由胜利者定义的,因为没有哪个裁判能够定义大国的是非,就像今天的美国,联合国对它有什么制约作用吗?就像今天的俄罗斯,安理会可以让它坐下来谈判吗?

作为近代史上已经领袖群伦近百年的美国,已经控制或摧毁了数个紧跟在自己身后的二哥。比如日本,比如德国,比如英国,比如苏联【当然,苏联这一战,双方一度是不分伯仲,甚至苏联时有领先的】。所以,当中国跻身第二的时候,美国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对中国开始下手。下手的方式首先是美国学者弗雷德·博格斯藤在2008年提出的G2模式。也就是以中美两国共治世界的方式来取代或者弱化西方当时的G8模式。这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馅饼。比起西方抛给俄罗斯的G8馅饼更具诱惑力。毕竟难受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管理这个世界,那是一种怎样的光耀啊。

之所以在2008年美国人提出了这个概念,并不全是因为那一年我们的奥运会开幕式和奥运会奖牌让西方惊掉大牙,而是那一年美国爆发了著名的次贷危机,中国也以增发货币的方式拯救了一下美国,【这个曾经为一部分人所诟病,但从2008年后中国的基建成果和经济发展来看,中美双方都是各自得利的,美国暂时摆脱了次贷危机,而中国则迎来了新一轮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这个G2的概念当时在国内是引发很大讨论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美国在给面子,咱一定要接着。但实际上,我们从今天的国际形势来看,当年的G2其实就是忽悠。只是美国人在G8之外给我们也安排了一把椅子,且这个椅子还是摆在G8会议室门外的。这就像一个人到了另外一个富贵之家,客厅是进不去的。但也在门房给他让了一个座儿。然后就可以说已经很看得起你了。至于到底是不是看得起,那就要看这个人自己怎么想了。愿意接着,那就说明它愿意投身富贵门下。不愿意接着,那一般都会当成屈辱的。

中国自然不会接着,当然,以中国当时的实力,美国也有很多人也并不想给这把椅子。所以,当年的G2是个伪命题,没有进入到实质性讨论阶段,其实就已经夭折了。不过,从那时起,美国人就开始认真对待中国的威胁了。虽然我们并没有威胁它。但它的确感受到了这份威胁。

于是,紧接着就出现了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政策,奥巴马之后的特朗普更是不用说,明火执仗地开打了贸易战。由此,中美关系进入到实质性的博弈阶段。这些都是中美一较高下的过程和手段。只不过,在奥巴马时代,美国对于自身受到威胁的感受还没有那么深。只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觉得中国这个土地主是可以宰一把的。又觉得如果再不宰,以后可能就宰不动了。从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你会发现,中美之间的博弈过程是渐进的,是有迹可循的。并非突然爆发,也就是说,特朗普之所以出现,或者是偶然的,但大国之间的博弈手段和激烈程度则是必然的。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拜登上台,也并没有改变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政策。由此可见,中美之间的这种博弈趋势是无法改变且不可逆转的。而且,最终一定会演变成最高阶段---战争模式。

https://www.haoyun5.net/dongfang/202797.html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