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变成“教育集团”?
[打印本页]
作者:
pengngychita
时间:
2024-10-24 22:54
标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变成“教育集团”?
正解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身边的中小学越来越多地变成了“某某教育集团附属学校”?
一副“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样子。
可以说,这背后有教育领域正在下的一盘大棋,但事实情况其实远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复杂。
今天我们聊聊这件事。
河北的保定市到北京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40公里。
保定的文化很发达,三百多年直隶总督署在这里,古代文人众多,1896年诞生了直隶省(河北省)第一所新式小学堂——保定蒙养学堂。
100多年后,这所学堂的名字叫“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简称“保师附校”。
保定市再往西140公里,就进到了峰峦叠嶂的太行山区。
2017年4月,保师附校将贫困地区阜平县的龙泉关学校、白河学校、阜东小学纳入集团化管理。
正是在这个月,保师附校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集团辖市区内三所分校,地市内阜平、涞水、顺平、雄安新区七所分校。
在很多人还没搞明白“教育集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它就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漫延了。
比如在北京,一个朝阳区就已经组建21个中小学教育集团,实现了公办中小学资源全覆盖。
作为教育界的宇宙中心,海淀区是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规模最大的区,全区有中小学178所,幼儿园223所,中小幼职在校生超过41万人。
到今年年初,海淀区已形成42个教育集团、覆盖近150所中小学,全区中小学生实现全部在集团校或优质学校、特色学校就读。
海淀区设立集团化办学专项支持经费,每年将拿出2亿多专项资金支持集团化发展。
大背景是北京市教委在2018年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中小学跨区集团化办学。
就在上个月,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第一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名单,总共70个,其中来自深圳的教育集团就有18个之多。
放眼到全国,教育部在今年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其中就提到,全国共有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1.5万个城乡学校共同体。
教育集团化办学,似乎成了势不可挡的潮流,究竟有怎样的背景和内涵?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20805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