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浓缩版中国史
[打印本页]
作者:
casper
时间:
2014-2-4 13:31
标题:
浓缩版中国史
秦淮烟月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历史,卷帙浩繁,很费时间。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资治通鉴,都很庞大。即使是蔡东藩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也有十几册。这些书的共同点是,一朝一代,逐步叙述,评论各个帝王将相的成败得失。这当然没有错。但往往不得要领。太多的细节,看不到规律性东西。我想用另一种角度来概括中国历史。主要是皇权时代的历史,也就是从秦始皇登基到清朝溥仪退位。
在这两千年的历史中,基本特点是帝制。也就是皇帝当家,一切由皇帝说了算。皇帝无比神圣,至高无上。谋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谋反和造反的事情是有的。失败了当然灭九族。成功了,马上自己当皇帝,建立合法性。没有人会在夺权成功以后,宣布以后取消皇帝,我来当总统或司令。皇权是维系中国社会统一和稳定的基础。皇帝的权威已经深入人心。儒家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几个大的朝代,都维持三百年之久。
除了皇帝,帝制时代的另一个重要构成是大臣。一套官僚体系。官员的选拔通过科举制度。这是比较公平的办法。大臣控制朝政的情况是有的,但大臣篡位的情况比较少。当然也有,如宋太祖赵匡胤。一般是皇帝年幼无能。
另外一个现像是造反夺权问题。虽然历史上农民起义不断,但成功的只有刘邦和朱元璋。
在帝制时代,皇位继承问题是造成内乱的一个经常因素。虽然对皇位继承有规则,如立嫡,立长,但许多时候会破坏规则。如唐太宗李世民,虽不是长子,但才能和功劳远高于太子,应该由他继承皇位。或者无规则可循,如皇帝没有儿子。
在帝制时代,还有两股力量值得提出。一是太监,一是外戚。
太监是中国特有现象。为了保证皇帝后继有人,皇帝有许多妃子。另方面,皇帝身边当然需要有服务人员,包括传递命令等等。这些人必须住在宫中,以便就近召唤。这些人不能是女人,古代女人没有这种能力。但用男人,难免发生与后宫妃子淫乱事件。如果发生,就不仅是一般惩罚能够解决的,因为涉及皇帝后代血统纯真问题。于是,发明了这种极端残忍的太监制度。太监制度虽然解决了皇帝的血统纯真问题,但引出了新的问题,就是太监干政。太监因为最靠近皇帝,有天然优势。如果有的太监比较能干,皇帝比较无能,太监的作用就大了。虽然历代都规定太监不能干政,实际还是经常发生。有的太监,实际在主持朝政。如明朝的魏忠贤。正好那位皇帝对政治没有兴趣,只想当个顶级木匠。太监一般文化低下,有些道德也低下。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干政太监,往往都是恶劣的。魏忠贤就把朝政搞得昏暗不堪。
还有就是外戚。就是皇后或太后的家庭。一般是皇帝年幼登基,当然没有执政能力。于是皇后或太后就重用自己娘家的人。形成外戚专权。
不过,无论太监或外戚,虽然一时专权,但很难夺取皇权。太监的社会地位还是奴才。另外他没有后代。所以无法自己当皇帝。最多他扶植某个皇族当皇帝。外戚篡权是有,如王莽。但不久又归刘家了。吕后,武则天,重用娘家人,都不成功。武则天虽然自己成功当了几十年皇帝,但她无法解决继承问题,最后还是把皇位还给李家。如果她想彻底改变男尊女卑状态,她应该把自己子女都改姓武,并且让女儿继承皇位。还要把全国百姓的子女都改从母姓。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女子能力处于弱势状态由来已久,不是一个命令可以改变的。
对中国皇权冲击影响最大的是外族或外来势力。
汉以后的南北朝,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宋分裂为南北朝,以后元取代宋,清取代明,都是外族入侵的结果。当时这些外族,也是“外国”。如果把汉人为主的中原地区作为中国,那么中国已经几次亡国了。但是,从文化角度讲,除了元朝,是中国“征服了”外国,汉族“征服了”外族。满族干脆同化,消亡了。其它少数民族也也在不同程度上与汉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汉人在清政府中,虽然封王的很少,但成为官僚体系的主要成分。元朝是蒙族掌权,但现在,蒙族也已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清朝的灭亡其实也与西方列强打破中国的封闭状态有很大关系。与西方较量,清朝的腐败落后显示在国人面前,戳穿了皇帝神圣的虚假,对以后结束帝制是有利的。不然,我们今天可能还是爱新觉罗的子民。
注:
我也没有仔细研究中国历史。不过,以后你读中国历史的时候,也许可以注意一下,这些现象是否概括了帝制时代的主要内容?
作者:
Coffeemilk
时间:
2014-2-6 01:47
共匪極權專制封建皇朝已經集中國歴代皇朝於一身了 !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