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我的一篇有望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论文
[打印本页]
作者:
超限战
时间:
2014-1-5 11:31
标题:
我的一篇有望获得经济学诺贝尔奖的论文
原文网址:
http://jasmine-action.blogspot.com/2014/01/blog-post.html
这是我的一篇关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术论文。
供给函数、最大生产边界、以及供给-需求均衡理论是经济学中的最基本最基础的概念。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能够给出供给函数的数学表述形式。于是,这供给-需求均衡理论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解决。
我在这篇论文中给出了供给函数的通用函数形式,这个函数是光滑、连续、可微的,同时对需求函数做一些简化假设,也给出需求函数的简单表达形式,进而建立广义均衡方程,通过数值求解,将求出所有的均衡价格。
同时,我还给出了最大生产边界的数学表达形式。
将我的上述理论应用于生产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40%以上。我据此开发了几个软件,可广泛应用于公司的项目管理以及工厂的产品生产管理。根据反复测试,这个管理软件能够帮助提高生产效率高达40%。
我正在设法推广这个软件。请有意同我一道推广这个软件的人能够同我联络。也欢迎大家对我的这篇论文提出建议和评论,以及修改意见。
我深信这个软件将有很大市场。
我更相信我下面的这篇论文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也许是不在当下。但我有信心等。
刘刚
gang.liu.1989@gmail.com
作者:
超限战
时间:
2014-1-5 16:22
标题:
包饺子:关于团队管理软件的使用说明
原文网址:
http://jasmine-action.blogspot.com/2014/01/blog-post_6152.html
我根据经济学中最大生产边界和供需均衡理论,开发了几个个管理软件。这些软件适合生产车间里的简单重复劳动的管理,也适合公司白领的项目管理。
现在就要过春节了,家家户户包饺子。我就不妨以我们中国人都熟悉的包饺子为例来讲解这个软件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假设老张老李是一家人,过年要合伙合作包饺子,我们暂时只考虑擀饺子皮和包饺子这两项劳动。老张和老李在每小时里的擀饺子皮和包饺子的数量分别为:
擀饺子皮 包饺子
老张 100 50
老李 50 100
上面这组数字就给出了老张和老李的生产能力矩阵。
如果这老张和老李被分配成是老张包饺子,老李擀面皮,那么,他们两人每小时就只能包50个饺子。
如果是反过来,是让老张擀饺子皮,老李包饺子,那么他们一小时就能包出100个饺子。
如果老张和老李是分家单干,各自擀面皮各自包饺子,那么,他们每人在一小时里能各自生产33.3个饺子,合起来是67个饺子。
就这老张和老李包饺子,就能有无数种组合方式。其中,一定会有一些组合方式是具有最大产出。这里,那就是老张擀饺子皮,老李包饺子那种管理方式,能够产出100个饺子,这是最佳管理方式。其它的任何管理方式,都会降低产出。
分工不仅能产生高效率,也能造就低效率。这就是西方经济学家为何坚持认为分工合作会产生效益,那是拿最佳管理同单干相比较。而中国的猫论者则认为包产到户分田单干会产生效益,因为那是将单干同最坏管理模式相比较。
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找到这种最佳管理方式呢?在上面的老张老李包饺子这一个简单例子里,我们能够很容易用肉眼心算就能找到最佳方案。如果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生产项目,你能否还能用肉眼找到最佳生产管理方案呢?
下面的图表中列出了一个十个人的包饺子小组,这个小组要求包700个饺子,包饺子分成四个项目:和面,准备肉馅,擀面皮,和包饺子。每个人在每个小时里进行各个项目的最大数量也都列在相应表格中。如果你是这个小组老板,你应该如何分配他们工作?你不妨试图给出你的各种方案,再计算出这个小组按照你的分配方案,每个小时包饺子的数量。然后,再同我们下面给出的最佳方案相比,看看我们的最佳方案是提高效率的百分比。
下面是我们的软件给出的最佳方案。最佳方案给出的包饺子总量是723. 同时还给出每个人应该给予的工资,每种产品或劳动的单位价格,等等。我们的方案给出了价格矢量,这是最大生产所要求的本征价格。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