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西媒接连“敲打”北京 恐怖袭击人权成最大筹码 [打印本页]
作者: sunrade 时间: 2013-12-18 18:10
标题: 西媒接连“敲打”北京 恐怖袭击人权成最大筹码
只懂在“框”里看
的西方媒体,轮番上演着一幕幕附带着傲慢与偏见的剧目。北京
金水桥和新疆喀什恐怖袭击后,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抱持着双重标准和有色眼镜进行了有失公允的评价,为恐怖分子开脱和辩解的倾向明显。另一家美国媒体《纽约时报》指责中国三项政策侵犯西藏人权的报道近日又被翻出,中国西藏网一对一的反驳也被附在其后,意在批驳的是喜欢充当“人权老师”的西方国家和媒体无端由的指手画脚。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西方国家和媒体第一次在反恐问题上持双重标准,拿中国人权问题说事也早已成为老生常谈。每次涉疆、涉藏敏感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凭借着一以贯之的刻板印象,想当然地归罪于中国政府的高压政策。比如天安门恐怖袭击发生后,CNN头条刊发的来稿中回顾了中国政府对新疆维吾尔族的“压制”,并质疑中国警方对这起事件的定性,公开提出这件事究竟“是一起精心准备的恐怖袭击,还是一个挣扎在中国巨大发展机器边缘的民族仓促组织的绝望呐喊?”新疆喀什恐袭后,CNN再失底线,不仅给暴徒和恐怖袭击等关键字眼打上引号,给出的背景解读更是竭力将恐怖分子塑造成受害者。
类似的情况,在《纽约时报》指责中国三项政策侵犯西藏人权事宜上得以重演。这家影响力颇大的媒体罗列的“侵犯人权”的政策包括:中国政府在西藏教授普通话,致使藏语文没落;派驻人员进驻寺庙,侵犯宗教自由;要求西藏僧人与
划清界限。中国西藏网近日以《<纽约时报>对我西藏政策指手画脚》进行反驳,称西方国家和媒体一向喜欢充当“人权老师”,尤其对西藏人权有着“独特”的兴趣。对于西藏的发展进步,西方的态度是视而不见,而对于在发展过程中,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可能经历的“阵痛”,在西藏却被特殊化地放大,鼓噪所谓“西藏没有人权”的话题。
是成长阶段必经的“阵痛”,还是西方媒体意有所指的集体鼓噪,媒体混战后依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西藏问题突然“热”起来,也是有章可循的。首先是宣布于2014年辞去美国驻华大使职务的骆家辉代表美国政府重申,美国不支持“藏独”。事实上,早在骆家辉2012年9月访问西部的藏传佛教寺院时,《纽约时报》就给出了别样的解析——“中国可能会把骆家辉这次访问引发的关注视为一个迹象,认为它已经表明,外国势力正在对被其视为内政的西藏问题实施进一步干预。”但此阴谋论说法很快不攻自破。一方面,骆家辉的阿坝之旅并不是秘密,中国官员也知晓此事;另一方面,前往阿坝前,骆家辉还花时间会见了中国西部重镇重庆和成都的官员和
领袖。如果北京方面果真认为骆家辉在通过表面上的访问来干预内政,定然不会如此这般大搞“合谋”。
2013年7月3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发布骆家辉访问西藏时与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进行会谈时的照片,这也是自2010年9月以来,中国政府首次批准美国大使馆访问西藏的要求。
随后美国《洛杉矶时报》透露着一股“醉翁之意” 。文章重点推介了人权观察组织的一份报告,“自2006年以来,已有200多万西藏人在政府的劝诱下搬进了‘社会主义新村’”,这是西藏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巨变。报道援引该组织中国事务负责人的话说,确实可能有一些西藏人从中得到了好处,但大多数人却是被迫用其原来贫穷但却稳定的生活方式换取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不稳定生活。而CNN则在《洛杉矶时报》的基础上重点强调了中国外交部的反应,“你提到的这个组织一贯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并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我不会花时间去读这份报告并评论它。除去骆家辉一言一行掀起的西方媒体的人权逼问,刚刚访问过中国的两位政坛重量级人物也为西藏问题增加了讨论的筹码。英国首相卡梅伦到访中国,被认为是修复因去年会见达赖喇嘛而停滞的中英关系之行。紧接着,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中国,习近平借此良机特意重申了中国的涉藏原则和立场。对于英美两国政府人士的举动,一些本以为可以继续在“框”里按部就班看中国的西方媒体倍感失望。他们期待的是在“西藏人权”问题上敲打中国,而不是主动去“修复”或给中国重申的机会。美国《外交政策》的评论颇具代表性,“美国已经不能像1980年代末那样要求中国尊重人权。因为随着中美之间增长的‘复杂’经贸联系,国家间实力的转移,美国只能急切地期望去适应中国,而不是指责。”
另一份17日由美国《防务新闻》周刊推出的“对美国国防领域最具影响力100位人物”的榜单,无形中也给美国选择适应中国而非指责提供了注脚。因为榜单最引人注目的是,习近平被列为最具影响力人物,居于榜首。对于上榜理由,《防务新闻》认为,这是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对华盛顿国防及经济政策的影响力能超过中国,而且北京还逐渐成为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而没有哪个人对中国政策的影响力超过习近平。
真理越辩越明,但如果一开始就是一摊子浑水,你来我往的驳斥和回击只会把水越搅越浑。在涉藏涉疆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本来就站在完全不同的立场上,而且两者的话语环境南辕北辙。在中国当局看来,美国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都带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斯诺登曝光的“棱镜门”窃听丑闻就是最明显的例证。美国媒体之所以大张旗鼓屡次拿民族政策和人权说事,不过是借此把柄敲打中国,通过裹胁舆论唱衰中国,真正在意的并非问题的解决。而在美国看来,中共一党专政天然附带着很多政治问题,言外之意是只要一党制不改变,即便新疆民族政策大幅调整,西藏不再有通过自焚完成抗逆的“圣徒”,只要提到人权,提到高压政策,还是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远洋之外的中国。因为这些词汇早已成了贴在中国头上的一个个标签,也正是这些标签,构成了“框”里的中国。
所以,中国在涉藏涉疆问题上反击西方媒体的傲慢与偏见,与西方媒体一以贯之的自弹自唱一样,本质上来说于事无补。真正实在且长久的做法,应该是以切实的作为取代贫乏的话语争辩。新疆和西藏不再将西媒记者关在门外,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进入这些地区,感受当地民众的真切生活,而不是一味地被少数活跃的极端分子牵着鼻子走。骆家辉几次藏区行给北京政策作了活广告,让更多的西方国家人群进入,让他们说话,这样远比中国媒体出面澄清具有说服力。
此外,北京方面也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和担当不再强力封锁与新疆、西藏有关的消息。发生在新疆的“7·5”事件以及发生在西藏的“3·14”事件,已经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现如今,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比如第一时间通报恐怖袭击或是自焚者情况,但在如何从根本上改观民族矛盾的问题上还是欠缺主动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还是无法达到疏通全身筋骨的效果。
如果北京有足够长远的战略眼光,就不应该继续跟着西方媒体的节奏亦步亦趋。你踢我一脚,我还你一拳,只能在短期内占领民意高地。当下更要紧的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夺得话语权。只有握有话语权,当恐怖袭击发生在中国本土时,对恐怖袭击或是藏人自焚的定性才能被大多数国家认同。美国在反恐问题和人权问题上的两面三刀,充其量只能在边角游走,抑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吹拉弹唱后自觉无趣地沉默下去。西方媒体用得比较顺手的“杠杆”,即从思想和价值观上潜移默化影响部分中国人的攻心策略,才会逐渐失去继续滋长土壤和扩散的空间。这一点,对当前国内公信力尚且屡屡遭遇挫折的中共来说,既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挑战和考验。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