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喜欢打断孩子说话
别总是打断孩子说话,批评、指责或者建议都会扰乱孩子的思路,打击他们继续讲下去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把发言权还给孩子,就像小时候期待孩子讲话一样,我们要期待他能经过思考说出更多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才能具备独立的思想,他才不会盲从于他人的意见。有了独立发言权,孩子的思想也就不再受到束缚,相信他也会从中享受到快乐。
我们要鼓励孩子畅所欲言,但是在发表自己的言论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说空话。在家里可以随意,在外边还是要有逻辑性的,有内容的,这样他的发言才会收到别人的尊重,在孩子讲话的时候不要打断他。
3、求过于严格
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事事都对孩子高要求,孩子稍有不慎就非打则骂,这样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什么都按照父母的意思来,不敢反抗,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生怕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什么话,什么都不敢尝试,缺乏冒险精神。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个性,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长处,不如别的孩子优秀。家长要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认识到自己的孩子是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对孩子充满信心。
不要过于严厉对待孩子并不代表对孩子放任不理,过于放松,而是不要给孩子太多负担和压力,让孩子自由、快乐的成长。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想让自己的话对孩子有说服力,需要我们父母先做好自己。
作为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人,父母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最易模仿的对象。这就意味着,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必须先成为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