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高铁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开路
[打印本页]
作者:
wenbo
时间:
2013-10-22 04:09
标题:
高铁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开路
舆论认为,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总理李克强连续东盟行,让外界看到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思维,正在为世界各国地区间的交往提供一种新的典范。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是,中国“高铁外交”再次回到视野当中。
在2010年之前,中国媒体在介绍对外关系时,频繁出现一个关键词——“高铁外交”。把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等邻国作为推销高速铁路的对象,曾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不过在2011年却因“7·23”动车事故而陷入停滞。近来,李克强出访东南亚三国以及澳大利亚期间亲自推销起了中国高铁。不久前,习近平在访问马来西亚时,也表示中国企业愿意参与吉隆坡到新加坡的高铁建设。作为国家领导人如此高规格地打出“高铁牌”,体现出中国将高铁合作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也说明高铁已成为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外交名片。
“高铁牌”再造中国名片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对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许多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之所以落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难辞其咎,而中国在基建尤其是高铁建设方面的优势有目共睹。近6年来,中国铁路走完了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历程。截至2012年,中国高铁总里程达9,356公里。而自2013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浦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里程达到10,463公里,跃居世界第一。
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二贸易大国、头号外汇储备大国,但国际经济环境的阴晴不定仍旧在大范围影响中国外贸,刚刚公布的9月份出口数据再度出现微降。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国需要用中国的“马歇尔计划”给中国外经贸和先进产业突围,中国已经有能力通过振兴贸易伙伴国内经济来稳定自己的出口。
由于东盟在中国多层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中是仅次于港澳台的最紧密核心层,中国的“马歇尔计划”首先选择从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突破,理所当然,高铁这张国家名片就担任了开路先锋的角色。
泰国拥有丰富的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80年代以来,在泰国湾和内陆先后发现了15个油气田。天然气的总储量约为3,659.5亿立方米,石油总储量约为2,559万吨。煤炭总储量15亿多吨,主要是褐煤和烟煤,约80%分布在北部的清迈、南奔、达、帕和程逸府一带。此外,在达、碧差汶、夜丰颂、清迈、南邦和甲米府还有含油量5%的油贡岩,其中仅达府储量就有1.5万吨。
锡矿是泰国最重要的矿产,总储量约15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2%,居世界首位。非金属矿产方面,钾盐储量约为4,367万吨,居世界首位;岩盐储量29亿吨;碳酸钾储量有2.4亿吨,萤石储量约1,150万吨,其他矿产还有重晶石、红宝石、蓝宝石、石膏等。
泰国农产品主要有谷物类产品如稻米、玉米等,热带农作物如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棕油、椰子果等。泰国的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此外,泰国还盛产分别被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莲和山竹。荔枝、龙眼、红毛丹等热带水果同样名扬天下。
通过中泰之间的高铁合作,泰国可以改善本国的交通基础设施。以规划中的第一条高铁线路从曼谷到青迈为例,直线距离696公里,高铁时间可以锁定在3小时,相比飞机1小时有价格优势,相比火车和大巴8至12小时有时间优势。据一份全球高铁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法国高铁的票价是每公里27美分、西班牙是每公里25美分、日本是每公里30美分,而中国可以做到每公里7美分。
泰国可以率先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借助高铁的便捷性,以城市观光带动沿线乡村度假,一旦高铁穿过老挝万象接通中国云南,泰国就成为了东南亚的经贸黄金通道上的重要区段。
中国可以借“世界之窗”展示自主技术。泰国是最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各国游客都会蜂拥而来,透过这个世界之窗,各国游客可以体验到中国高铁的安全舒适,中国高铁竞争对手已经不是日本新干线与欧洲高铁,日本与欧洲的城市化搞过了头,日欧制造不再具有平价特性,中国高铁的竞争对手是欧美生产的短途飞机,只要乘过京沪高铁就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高铁逐渐取代短途飞机是趋势。
即使在亚洲,泰国铁路也是历史悠久,从1893年“北揽铁路公司”修筑泰国第一条铁路开始至今,泰国铁路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不过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缺乏国家强力支持的泰国铁路现在也是惨淡经营。目前泰国有4条主要铁路干线,从曼谷向北部、东部、南部及东北部延伸,虽然勉强构成了铁路网,但系统极为陈旧,线路上的火车时速只有60公里。200多台正在服役的机车和配套的车厢也大多服役超过20年,亟需更新。
从这一角度看,泰国铁路的更新是一件迫不及待的工作,加之中国主导的泛亚铁路有很长一段要穿越泰国,中泰在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泰国计划修建的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全长大约600公里,一旦建成,两地之间的陆路往来速度将缩短为原来的1/3甚至1/5,这不仅能大大盘活泰国经济,也能够为将来继续南下的泛亚铁路做好准备。
以泰为纽重构“泛亚铁路网”
在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看来,如此“高铁营销”在中国铁路发展过程中尚属首次。这意味着因“7·23”动车事故而沉寂两年之久的“高铁出海”将重整旗鼓。与此同时,宏大的泛亚铁路网建设也将加速。
在高铁投资“大跃进”的时期,铁道部对泛亚铁路的规划和兴建态度很积极,高铁出海力度空前。当时铁道部高层多次表态,要整合各方力量,把中国的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品牌打出去。但从2011年起,受刘志军案和“7·23”动车事故的影响,铁道部资金告急,中国铁路的建设水平也在国际上受到不小的质疑,高铁输出几近停滞,泛亚铁路的建设进展也非常缓慢。
“经过两年的‘反省’和‘自我革新’,中国的高铁建设在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关键性技术上都获得提升,重新出海的条件已经成熟。”孙章表示,此次国家领导人的高调表态,为高铁重新出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中国高铁“走出去”包括固定设备出口、移动设备出口和控制系统出口三个方面。在刘志军时期,中国已经与包括美国、巴西、英国、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建立了高铁合作关系,但多以“卖车皮”为主。孙章认为,未来中国与东南亚的铁路合作将可能是三个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对于一些资金和技术条件差的国家,甚至可能是“交钥匙”工程,即中国方面完全负责整段高铁的规划、施工和运营。
与这些相比,与东南亚各国合作建设泛亚铁路网的意义则更为巨大。孙章称,“东南亚的客流货流将可直达中国西南地区,实现中国西南与东盟两大市场的对接。未来,泛亚铁路网与重庆已开通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连接起来,就是一座新的欧亚大陆桥,整个欧亚大陆的铁路面貌将焕然一新”。
据了解,泛亚铁路的建设思路成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按照规划,泛亚铁路分东、中、西三线,累计全长14,110公里。东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到昆明;中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祥云到昆明;西线方案,由新加坡经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到昆明。
在三个方案中,都需要经过泰国。可以说,泰国是构建“泛亚铁路网”的一个核心纽带,因此,李克强选在泰国高调推销中国高铁的意义可见一斑。与此同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时永明认为,泰国在国内经济建设上非常重视铁路的建设。中国在这个时候推介高铁,符合双方的利益,对中泰经济关系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铁外交媲美乒乓外交
通过本国优势项目来加强外交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外交手段。乒乓球、大熊猫,都曾作为中国的外交名片。如今,透过积极参与国外建设高铁,高铁外交成为外交新亮点。相比别的外交名片,“高铁外交”更加注重双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表示,相较于打破坚冰的“乒乓外交”和拉近情感的“熊猫外交”,“高铁外交”不仅能增进经贸往来,还能鼓励人员流动,促进文化交流。
事实上,“高铁外交”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11前,这一中国对外合作全新渠道就已经受到全球关注。2009年10月,武广高铁开通前两个月,中俄签订了发展高速铁路备忘录。2009年11月,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中国铁道部签署备忘录。
2011年7月,中国为土耳其承建高铁机车设备运抵伊斯坦布尔。2012年,中国铁建牵头组成的合包集团在与24家国际知名公司的竞争中胜出,获得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项目二期工程全部两个标段。同一年,中国和伊朗还签署了一项22亿美元的铁路建设协议,帮助伊朗修建连接首都德黑兰至霍斯拉维的580公里铁路,同时,中国还与老挝、泰国、巴西等国签署了高铁领域合作意向书或协议,有些重大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与缅甸、波兰、印度和中亚部分国家达成了合作发展铁路的共识。
2010年中国铁路呈现逐步进入美国的新迹象。加州州长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2010年9月尝试过中国高铁,为筹建加州旧金山至洛杉矶的高铁先行探路。新德里电视有限公司援引欧洲铁路工业协会干事长的话说,现金充裕的中国在铁路资金投资上最具实力,欧洲人难以竞争,铁路建设需要大笔先期投入,加州急需铁路资金。
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于2012年12月7日至9日在中国首都北京召开,这不仅是该大会首次离开欧洲举行,也是默认中国已经是当今世界高铁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运营时速最高、在建规模最大、拥有系统技术最全的国家的有力证明。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价格低廉更是中国高铁在国际上大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国外建设高铁每公里成本为0.5亿美元,而中国只有0.33亿美元。
(乔木 撰稿)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