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知青上山下乡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的一部分。 [打印本页]

作者: GDP第二    时间: 2020-12-25 06:40
标题: 知青上山下乡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的一部分。
凡是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的人都知道,1968年,中国的国际环境极端的恶劣,1969年中苏发生的边境冲突,而且事态非常严重。苏联打算对中国进行核手术,苏联百万大军屯兵中苏边界,中苏的力量对比苏联的力量是压倒性的。针对当时的严峻的形势,毛主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方针,对苏联采取示强而有准备的策略,加上中国拥有原子弹和氢弹,使苏联不敢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因此中国躲过了苏联遭受德国进攻式的悲剧。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后怕,在这一点上,毛主席比斯大林更英明更伟大。假如当时的苏联对德国示强,并且有准备的话,也许德国不敢主动地进攻苏联,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尽管后来苏联战胜了德国。

中国当时示强而有准备的策略是什么呢?知青上山下乡就是一个有准备的措施。试想一下,如果当时遭到苏联的进攻。首先遭受损失的必然是城市和城市人口,把成千上万的知青部署到农村去本身就向苏联表明中国准备同苏联开战,同时成千上万的知青也是中国的一个巨大的优势,所以说知青上山下乡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的一部分,对阻止苏联对中国的侵略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我当时也是知青一分子,到农村吃了很多苦,而且失去了应届高考的机会,但是想到祖国没有遭受被侵略的历史劫难,我的那点苦难算什么?算是我对祖国的一点报答吧,没有国,哪有家?

评价历史要看主流,不会有人因为苏联卫国战争的巨大损失而诋毁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历史意义,除非站在对立的立场。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