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惨剧重演!国际油价暴跌9% 谁是幕后罪魁祸首?(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casper
时间:
2020-9-11 07:45
标题:
惨剧重演!国际油价暴跌9% 谁是幕后罪魁祸首?(组图)
金十数据
今年 4 月份,国际油价一度创下 负值 奇观,同时可能也令不少投资者产生了心理阴影。因此,
在周二(
9
月 8
日)WTI
原油期货(美油)暴跌 9%
、布伦特原油期货(布油)跌破 40
美元 /
桶大关之后,投资者开始担忧 负油价 卷土重来。
那么, 负油价 是否会重新上演呢?要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弄明白,
此次油价暴跌的原因有哪些?与上一轮油价暴跌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上一次 惨案 为鉴,这一次产油国是否会提前采取补救措施呢?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1.
国际油价暴跌 9%
!沙特降价成导火索
北京时间 9 月 8 日晚上,油市再次上演极其惨烈的抛售。行情数据显示,
截至
8
日 23:00
,美油跌幅扩大到 9%
,报 36.19
美元 /
桶,一夜抹去了近 3
个月的涨幅;而在此之前不久,布油也跌破 40
美元 /
桶大关,跌幅达到 6%
。
在这种情况下,财经网站 Fxstreet 的分析师哈雷(Jeffrey Halley)表示,无论从技术面上来看还是从供需方面来看,油价进一步下跌仍是最有可能的情况。行情显示,
周三国际油价确实继续延续跌势,其中美油开盘下跌
1%
至 36.44
美元 /
桶,布油也跌近 1%
。
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上海原油期货的表现也不容乐观。
周二国内商品期市夜盘开盘后,不到半小时上海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就出现跌停,周三开盘再度跌
停 可见国内原油期货的抛售压力之大。
那么,此次国际油价暴跌的导火索究竟是什么呢?分析普遍认为
,此次油价下跌是受到因为沙特等多个产油国下调官方售价惊吓。
早在 9 月 6 日,沙特阿美就曾宣布,下调 10 月份出口至亚洲和美国的原油官方售价。其中,
对亚洲售价下调
0.9-1.5
美元,对美国售价下调 50-70
美分。
这可能引发轻度的价格战,因为在沙特下调官方售价之后,科威特、阿联酋和伊拉克等也都宣布下调其原油官方价格,给市场释放出油市前景不佳的信号
。在沙特宣布下调售价之后,市场分析就指出,
这表明沙特可能认为燃料的需求将再次出现波动。
部分分析师甚至认为,
沙特之所以下调售价,是因为其原油目前已经面临缺乏购买量的困境,
因为随着美国 驾车 季节结束,未来几周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很可能会大幅减少,这迫使沙特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吸引买家。
2.
原油暴跌背后:供需失衡带来无谓损失
问题是,上调或下调原油价格,对于沙特来说并非罕见的事,市场此次的反应是否有点过度了呢?事实上,从市场的反映来看,投资者可能都牢牢记住了 3 月份油价战的教训了。毕竟此前之所以会出现 负油价 ,与沙特猝不及防发动油价战脱不了干系。
对于大宗商品来说,供应与需求才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沙特此次下调价格也有其特殊的背景市场需求萎靡、供应过剩加上美国股市接连暴跌,导致恐慌情绪再现
而这也正是此次油价暴跌的 3 大主要原因。
(1
)全球原油需求疲软
作为 工业的血液 ,石油的需求深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在全球经济繁荣时,石油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经济下行时则相反
。而受到疫情的影响,今年迄今,以全球最大经济体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经济状况皆不容乐观,不少国家的 GDP 已经接连两个季度出现下降,从而陷入衰退之中。
虽然美联储接连 印钞 ,试图借助手中的工具来熨平经济周期,但是从二季度美国 GDP
的情况来看,其努力似乎没有多大效果
。8 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美国 GDP 年化季率环比修正为下滑 31.7%,
全美商业经济协会统计了
235
位经济学家的观点之后发现,大部分人认为未来 2
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十分黯淡
美国经济前景黯淡,很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放缓,从而对原油需求前景带来打击。Rystad 能源高级石油市场分析师 Masiu 近期就表示,
油价走势明确表明市场现在非常担心未来的原油需求。
从近期美、印等原油消费大国的需求来看,这一担忧不无道理。
先从美国说起,EIA(美国能源署)报告显示,
目前该国的原油需求仅恢复到去年同期的
85%
。这还不是最糟糕,最糟糕的是该国的原油需求已经呈现出停止复苏的迹象。
而上文提到的美国驾驶季结束,则是其需求复苏步伐放缓的主因。
据悉,美国劳动节被视为该国夏天驾驶季结束的标志,而在刚过去的劳动节中,该国汽油价格降至 16 年来最低水平,今年平均价格也仅为 2.2 美元 / 加仑。而 EIA 的数据显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
2019
年该国平均消费量高达约 2054
万桶 /
日,占全球总消费量约 20%
。
因此,一旦该国需求停滞甚至下降,那么对全球需求也将带来重大冲击。
另外,
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印度的需求也十分低迷
。数据显示,该国三大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Bharat Petroleum Corp.)和 Hindustan Petroleum
近 2
个月燃油销售量同比也跌超 20%
以上。
目前,
美印
2
国的疫情仍未得到控制,这也令其经济前景蒙尘,同时也成为原油需求恢复的一道难以跨越的 坎 。
据 Worldometers 最新数据,截至北京时间 9 月 9 日 05 时 14 分,美国新冠疫情确诊病例已经超过 650 万,稳居全球第一;而印度则以 436.74 万例位居全球第二。
除此之外,法国、英国等最近也都在为疫情二次爆发感到担忧。在这一背景下,尽管中国原油需求强劲,但是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Alexander Novak)仍悲观地指出,
未来
2-3
年全球原油需求可能都无法恢复到 2019
年的水平。
事实上,早在 8 月 13 日公布的月度原油市场报告中,IEA(国际能源署)就曾对此做出警告。IEA 在报告中表示,受到航空旅行业前景黯淡的影响,该署下调全球原油需求的预期,
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的预期从此前的
9210
万桶 /
日下调至 9190
万桶 /
日,同时将 2021
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从 9734
万桶 /
日下调至 9710
万桶 /
日。
而资料显示,2019 年同期,IEA 认为 2019 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为 10038 万桶 / 日,并预期 2020 年的需求为 10168 万桶 / 日。也就是说,
相比于去年的预期,如今
IEA
对全球原油需求的预期已经下调了近 10%
。
除了 IEA 之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在其 8 月 12 日公布的月报中表达了对全球原油需求前景的悲观预期。
该组织在报告将
2020
年全球需求增速从预期的 -895
万桶 /
日下调至 -906
万桶 /
日;
同时还将 2020 年全球对 OPEC 原油需求预估下调 40 万桶 / 日。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美印等国需求疲软的现实,还是从机构悲观的预期来看,投资者对全球原油需求下降的担忧都非杞人忧天。
(2
)减产协议未完全落实导致供应过剩
在需求下降之际,产油国的供应还在增加,这对疲软的油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Confluence 投资管理公司执行副总裁 Grady 近期就指出,
人们担忧需求将减少,此外有传言称
OPEC
减产协议的履行不够理想。
数据显示,
OPEC
国家 7
月份原油产量已经增加了 120
万桶 /
日至 2375
万桶 /
日
。而 IEA 此前预计,2020 年美国日均原油产量将达到 1135 万桶,虽然低于 3 月中旬的 1310 万桶 / 日,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产油国继续增产,无疑将加剧油市供过于求的情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品的供应和需求只有维持在市场均衡的水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才能达到最大化。而
无论是在供不应求还是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都会带来无谓损失,此时资源将无法得到最佳限度的分配。
原油市场也不例外。分析师指出,
虽然
OPEC
及非 OPEC
国家都已加入减产协议,但是今年 5
月到 7
月这些国家的原因产量仍有所增加。
要知道,对于产油国来说,
减产是其实现市场均衡的唯一手段,然而随着其减产政策放松,市场要实现均衡的难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OANDA 资深市场分析师 Jeffrey Halley 在一份报告中就指出,
由于市场供应充足,加上
OPEC
放松减产政策,石油市场的信心正遭到削弱
。数据显示,管理基金和其他投机者近期正持续抛售其持有的原油期货头寸。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1 日当周,管理基金在布油期货和期权中持有的净多头已经减少了 9.36%。而由于缺少 接盘 者,市场信心将被进一步削弱。
更令市场感到担忧的是,
油轮储油这种特殊的石油贸易形式很可能会卷土从来,从而破坏产油国减产的努力。
油轮储油是一种在市场供应过剩时才会生效的石油贸易。目前布油的价格正处于深度看跌的模式,这导致其现货价格远远低于远月期货合约。
有分析指出,
目前原油现货与期货的价差已经大到足以弥补租用
1200
英尺长的超级油轮的名义成本,因此交易员可以通过买入原油现货并储存在油轮上,以后再出售的方式来获利。
沙特和俄罗斯等致力于推动减产协议等产油国对此无疑十分担忧,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未来这些国家需要加大减产幅度才能提振油价,同时也将令平衡市场供需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
此次暴跌与上一轮有何差别?
虽然说油价的决定性因素一直是供应和需求问题。不过,近期油价下跌与上一轮相比仍有很大区别。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区别。
其一,产油国对减产的态度不同。
上一轮油价之所以会跌入负值,是因为产油大国俄罗斯不愿意加入减产行动之中,导致沙特突然宣布发动油价战,大幅增产导致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更加严峻,从而带来油价暴跌。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沙特和俄罗斯对减产的态度都是支持的,其他小产油国表面上也都支持减产。在这种情况下,原油价格再次进入负值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其二,疫情对经济的危害有望降低。
上一轮油价暴跌,正值国际疫情大爆发,而西方国家又没有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导致疫情大范围传播。等到西方国家回过神来采取封锁措施时,疫情已经十分严重,因此也对油价带来重挫。如今,欧洲各国的疫情基本上已经得到控制,虽然有二次爆发的风险,但是由于各国防疫的意识提高,加上疫苗纷纷问世,未来一段时间疫情也有望得到控制,其对经济及油价的危害也有望降低。
综上所述
,
与上一轮油价暴跌的区别虽然有好有坏,但是只要沙特不突然发起油价战并大规模增产,那么油价再次跌入负值的可能性似乎并不大。
4.
产油国有何应对措施?
那么,有上一次 惨案 为鉴,这一次产油国是否会提前采取措施来应对呢?
与 3 月份相比,俄罗斯如今已经从减产的反对者变成忠实拥戴者了。据《信报》9 月 8 日援引俄罗斯国营通讯社报道,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
OPEC+
可能将于本月商讨如何处置一些未达到减产要求的成员国。
诺瓦克表示,产油国将于本月 17 日举行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JMMC),届时可能会就未遵守减产协议限额的成员做出讨论。据悉,
沙特此前一直要求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等未完全遵守协议的国家,在
7
月至 9
月间补足减产额。
从俄罗斯目前的表态来看,这些国家可能至今仍未补足其减产额度,而这也将加剧油市供应过多的局面。因此,
在沙特的要求无效的情况下,俄罗斯也准备出手了
。要知道,
俄罗斯此前就一直对因减产而带来的市场份额损失感到不满。如今,其他产油国竟然还公然违反减产协议,这显然是其无法容忍的。
或许是担忧受到俄罗斯及其他 OPEC+ 国家的 处置 ,
阿塞拜疆能源部周三已经表示,该国遵守了
OPEC+
的减产协议。
由此可见,在油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
沙特和俄罗斯正加强对各成员国减产协议落实的监管,这可能有助于降低原油供应过剩的影响。
今年 4 月份,国际油价一度创下 负值 奇观,同时可能也令不少投资者产生了心理阴影。因此,
在周二(
9
月8
日)WTI
原油期货(美油)暴跌9%
、布伦特原油期货(布油)跌破40
美元/
桶大关之后,投资者开始担忧负油价 卷土重来。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