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比尔.盖茨女儿23读医学院,和志同道合的人订婚
[打印本页]
作者:
annie
时间:
2020-2-2 22:21
标题:
比尔.盖茨女儿23读医学院,和志同道合的人订婚
2020-02-02 · 遇言不止
所谓贵族教育,不只是留给孩子金钱、名气、人脉,甚至阶级堡垒,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真实意义上的满足。
——遇言姐
周三,
盖茨的大女儿珍妮弗宣布订婚
,未婚夫是
来自埃及的小伙Nayel Nassar
。 Nayel是在一趟
滑雪之旅
中向女友求婚的。
23岁的珍妮弗戴上钻戒又惊又喜,捂着脸哭了起来。
Nayel跟珍妮弗
同为斯坦福校友,又都是职业马术运动员。
Nayel比珍妮弗大5岁,年龄上也很合适。
外媒在形容这对恋人时说的是:
the pair have a lot in common(这一对拥有很多共同之处)。
珍妮弗在IG上写下的日志也是十分有爱,她是这样写的:
我和Nayel志趣相投,希望我们余生可以共同学习、成长,分享欢乐、热爱。
Nayel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在IG上发言:
当她说yes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幸运的男人。
消息放出来后,Nayel的朋友们一秒各种留言恭喜。
珍妮弗的妈妈,55岁的
梅琳达
也回复到:“我真是太惊喜啦。”
不求门当户对,但求志同道合
遇言姐记得珍妮弗这个恋爱已经谈了好几年了。
大概在2017年初就看到过珍妮弗恋爱的报道。
▲Nayel第一次在IG上传珍妮弗的照片是在2017年2月,地点显示为迈阿密海滩。他在IG上写:很幸运和美人共度情人节
▲珍妮弗第一次上传男友的照片是在2017年4月,两个人共度了珍妮弗21岁生日
除了Nayel Nassar之外,也没听说过珍妮弗有其它恋情。 才23岁就要英年早婚了,还真是顺利+稳定的说。
▲2018年初,珍妮弗上传了一张亲吻照,并附文:没人记得清我们的周年纪念是今天还是昨天,不过没关系,开开心心每一天…
说实话,身高1米57、雀斑体质的珍妮弗算不上大美女,但是这姑娘看起来
知性、有礼,还很朴素
,很是让人喜欢。
两个年轻人的感情非常甜蜜,经常在IG上互晒照片。
珍妮弗还去了趟Nayel在科威特的家。
盖茨家一共3个孩子,两女一子,
珍妮弗是老大。
20岁的二弟Rory在芝加哥大学读书,17岁的三妹Phoebe正在读高中。
Nayel则
来自埃及的穆斯林家庭,在芝加哥出生,在科威特长大
,家中还有一名哥哥。
两个人的交集来自于大学和马术
。
Nayel2013年毕业于
斯坦福经济学系,
珍妮弗2018年毕业于
斯坦福生物系
。
两个人在马术训练中结识,迄今也有3、4年了。
珍妮弗和Nayel都有着
马术童子功
。
Nayel从5岁开始练习骑马,10岁时得到了自己的第一匹马。
父母发现儿子的马术天分后,一度将他送到欧洲接受训练。
▲小时候骑在马上的Nayel
Nayel上大学后进入职业马术领域,
将代表埃及参加今年的东京奥运会。
这也是埃及在60年来
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马术项目
。
在此之前,Nayel
已经参加过2013、2014、2017年的FEI世界杯决赛,
在2010年后总共完成了
36次大赛
。
目前,国际马术协会给Nayel的评级是
全球第41名
。
珍妮弗也是从小就喜欢骑马。
6岁时便开始在农场里练习,之后,
盖茨斥资3700万美元在佛罗里达惠灵顿买下一处4英亩的庄园,供女儿练习马术使用。
▲珍妮弗和Nayel同为巴黎马术俱乐部会员,珍妮弗更是俱乐部的主席
眼下,Nayel是一名职业马术运动员,詹妮弗正就读于纽约的
西奈山医学院
。
遇言姐查了一下这所大学。
西奈山医学院2007年从纽约大学分离出来,是一所独立的医科大学,在老年医学领域排名全美第一。
为了孩子上学方便,盖茨夫妇还为女儿在第5大道上置办了一处
500万美元、180平米的公寓
。
▲珍妮弗是去年入学的,图为她和医学院的同学
遇言姐说,虽然盖茨说不会留太多钱给孩子,但在教育与兴趣上的支持绝对是无以伦比的。
就像盖茨自己说过的:
可以为兴趣而工作而不是为生存而工作是最幸运的事。
我会留一部分钱以确保孩子拥有一切所需工具,找到并发展自己的志向。 同时,我希望他们明白,
成就感比物质财产更为重要。
再来看看新郎这边的情况。
能供孩子上斯坦福,并且从小学习马术,
Nayel的家境肯定是不错的,但是跟老丈人家肯定是没法比了。
毕竟millionaire和billionaire之间也是不可同日而语啊。
Nayel在芝加哥出生,在科威特长大,
除英语之外,还可以说流利的阿拉伯语和法语。
他的父母拥有一家建筑公司,家人一直在科威特工作,2009年全家才搬到加州。
▲Nayel和哥哥
Nayel说,对于自己来说,选择马术运动作为职业不是一个很容易的决定.
毕竟,大多数同学毕业后都是按部就班地找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
巧的是,
在大学毕业之前,Nayel赢得了一场重要比赛,并且获得了不菲的奖金,这坚定了他继续从事马术的信念。
他说:“我想,如果我在兼职练习的情况下,可以赢得一大笔美元的奖金。那么,或许我应该全职投入这项事业。”
那场比赛为Nayel带来了
35万美元
的奖金。主办方把支票做成了一张很大的展板送给他。
“我至今留着这张展板。虽然,我把它折叠后放进行李箱,再拿出来已经不很平整了。” Nayel说。
▲就是这一张支票啦
遇言姐说,我还真是不知道,原来马术运动员这么赚钱啊。
像Nayel这种水准的运动员,一年斩获百万美金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珍妮弗的职业规划呢,从医是她一直以来的理想。
从小练习马术,还投入了本科到研究生之间一年的gap year,虽然在全美障碍赛中排名
第19
,但珍妮弗说,自己只是个业余选手。
她对记者说,
虽然自己十分喜爱马术,但第一志愿仍然是从医。
▲珍妮弗本科毕业时,Nayel回到斯坦福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他在IG上写道:“幸运如我,她是如此美丽,还拥有斯坦福的学位。祝贺你4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遇言姐说,很多富豪子女砸个名校无非是需要圈层的光环。比如
伊万卡
两口子,搞搞地产、卖卖衣服,各种
“职业女性”、“职场妈妈”、“人生赢家”
的人设招呼起来。
像珍妮弗这种辛辛苦苦去走专业路线的真的不多。
读医学院,那可是半点小聪明都没得搞,谁的人脉加持都使不上力的。
▲这姑娘真是不用担心秃发际线的问题
事实上,珍妮弗的学术生涯并非一番风顺。
在斯坦福读书时,第一个学期的化学课令她倍感艰难。
“一想到如果我过不了这一关,就无法达成当医生的理想,我就每天都往学校办公室跑,并且额外做了大量的练习。”
珍妮弗说。
“其实,化学不仅仅是对于我来说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容易。但是,只要功夫下得足,这道山也不是无法逾越的。”
▲众所周知,盖茨早就宣布会捐掉97%的财产,并且已经通过基金捐掉了280亿。珍妮弗继承的部分大约为2000万美元。跟王思聪少爷练手的5亿人民币比起来,真不算什么
自觉拾取富有价值和深具意义的选择
有学术上的追求,有成熟的爱好,有社会责任感,三观也很端正
。遇言姐说,
盖茨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富豪阶级的典范了吧。
以前,遇言姐发文质疑
王思聪扑风口,赵本山的女儿球球搞直播带货
——
“搞了半天就是踩点挣快钱,连一丁点儿磨砺都不想有,连一丁点儿沉淀都等不及。
说起来都是不差钱的人,就不能把格局抬高点吗?
”
有读者留言说,
选择无分高下,自己高兴就好,最讨厌什么事都上价值
。
但是,看看盖茨对于这个事儿是怎么回答的,他说:
我从不在繁文缛节上吹毛求疵,但
孩子们都会自觉地拾取富有价值和深具意义的选择。
划重点,
一个人在衣食住行无忧的前提下,应该拾取富有价值、深具意义的选择。
在
2013年的福布斯采访
中,
巴菲特
同样谈到,
物质财富来来去去,唯兴趣与志向带来的价值感永恒,并带来持久的回报。
▲一边上学、一边运动,珍妮弗说,这种忙碌的生活令自己觉得充实
珍妮弗说:
父母鼓励我做一名终身学习者。同时,引导我去思考如何反馈社会。
我最幸运的是拥有资源来支撑我想做的事情。
时刻记着
去帮助他人将是我一生铭记的信条。
鼓励孩子发展一生志向,获得宏大格局上的满足。
这样的家风,在盖茨家是三代人一脉相传的。
盖茨的父亲,
老盖茨
就曾在回忆录
《盖茨是这样培养的》
中写到:
我从未对儿女们说过,“以后要跟我一样”,或是“别活得跟我一样”,我们的准则向来是做到最好、去追寻梦想。
盖茨和梅琳达都出自中产之家,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将积极开明、心怀世界的价值观传给下一代。
在父母的带领下,
盖茨从小涉足过许多不同的爱好——游泳、长号、足球、橄榄球,凡是盖茨想读的书,父母都会买回来。
尽管,盖茨对运动和艺术全无天分,但他的父母仍然认为探索自己的边界非常必要。
“起初,这些五花八门的尝试令我觉得十分无聊、毫无意义”,盖茨说,“后来回想,
不断的尝试并不在于成为一个全能型的人,而是逐渐清晰,有哪些领域是我没有兴趣而且并不擅长的。
之后,当我一头栽进软件的世界时,我顿时发觉,这种感觉太妙了,跟以往的经验毫不相同,这才是我应该做的。’”
梅琳达则谈到:
“在我小的时候,全家人总会在晚餐时会聚一桌,侃侃而谈,分享见闻,孩子们也能自由发表见解。
我无数次想起小时候父亲对我说的话——
但凡你兄弟能做的事情,你也都可以去尝试。这是我所认为的,父母做的最成功的部分。
”
▲梅琳达告诉《时代周刊》,自己一家人,包括三名孩子,都是女权主义者
盖茨和梅琳达,一个贵为全球首富,一个负责慈善基金,但是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淳朴而亲厚。
仅仅是看照片,都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有很多爱的家庭。
盖茨一家保留了许多具有仪式感的固定习惯,以增进家人间的团结和亲密。
比如
每个周日同一时间的大餐,圣诞节的时候,全家人都穿同样款式的睡衣。
▲盖茨和梅琳达今年1月刚庆祝了结婚26周年。“今天就26年了,我仍然心潮澎拜。”梅琳达在IG上写,“盖茨令我的人生翩翩起舞。”这对夫妇也给孩子的婚恋观带了个好头
▲珍妮弗上传照片,感谢父亲的智慧、支持和爱:“你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
身为
电脑时代的奠基人
,盖茨却
不允许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家里三个孩子也完全没有网瘾的问题。
2013年,60岁的盖茨接受
NBC今日秀节目
采访时说,
14岁是一个孩子们可以开始拥有各式数码小物的合适年纪
,虽然在美国,儿童拥有手机的平均年龄为10岁。
梅琳达在在接受
《华盛顿邮报》
(梅琳达是《华盛顿邮报》的董事)的采访时也说:
“我们家规定不得在餐桌上使用手机和ipad,并且设定强制关机时间以保证孩子们可以按时睡觉。”
她说: “比起追逐最新的互联网科技,我更希望孩子们能多花点时间在情感塑造上,
在人生的伊始就树立起正确的三观,领会自由、上善、共情的真正含义,这将比任何技术对人一生的影响更加意义深远。
”
▲盖茨说:在管教孩子这件事上,梅琳达比自己做得多,负责了80%的部分
事实上,互联网精英们更乐意为子女选择倾向传统教育方式的low tech学校。
与追逐“高大上”的贵(土)族(豪)学校相反的是,
硅谷的中小学更倾向于减少教育中的“科技依赖”。
在采访中,梅琳达详细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尽管我以科技为业,但我不希望孩子们过早被科技产品所左右。
家长需要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鼓励他们参与到实在的社会生活中。
为了防止孩子们在虚拟与飘渺中越陷越深,在盖茨家中,
父母不仅限制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更是鼓励他们通过做家务劳动换取报酬,并且存起所得的1/3用于慈善,
作为奖赏,父母也会按照
1:2
捐出相应的数额。
此外,全家人还会一起参加大量的义工活动。
在珍妮弗的IG中,也完全看不到任何炫富、炫颜的自拍。
盖茨夫妇一向是以身作则的榜样。
“我们给孩子树立了很多潜移默化的例子”,盖茨说,“孩子们总是看到我在读书,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获得了深入学习的意识。”
珍妮弗说,自己家中有一项传统,那就是
互相推荐书籍、分享知识。
自己推荐过的两本书还被老爸列入了年度阅读清单。
▲珍妮弗在IG上贴出了自己正在读的书,并附文:22岁这年过去了。在所有的事情之中,阅读仍然是我喜欢做的。阅读令我脚踏实地,思想多元。没有什么比读一本好书更美妙的事了
▲盖茨读了女儿推荐的两本书,《美国婚姻》、《我们为什么需要睡眠》
盖茨夫妇说,
自己家遵循的是70年代成型的教育理念——爱+ 逻辑,
翻译过来就是萝卜+大棒。
这套理论并不新鲜,但是,能坚持的家庭不多。
第一: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言辞。
盖茨说,一个人无法完全将情绪抽离,但是要记得,
大人的情绪会直接作用到孩子身上
。
发明这套机制的心理学博士说,当孩子试图让家长屈服时,你需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件对遥控没有反应的电器。
不管孩子怎么狂按按钮,你都别气急攻心,要保持无动于衷。
直到孩子发现自己的策略不管用,这时家长就可以重新拿回控制权,而孩子也在试探中摸清了底线在哪,同时,孩子也不会在与家长的对峙中受伤。
第二,赋予孩子自我空间,让他们自己选择如何完成任务,并且体验失败。
关键点是:
为失败所付出的代价不能太大,失败的过程伴随着家长的爱护。
盖茨说:
“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失败是件难受的事情。有时候,我比孩子还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
但是,
失败的痛苦会很快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静下来,吸取教训。
虽然,你在失败的当下非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
第三,鼓励孩子成为自己,而不是达成了什么。
孩子的个性、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推动自我生根的力量,比任何阶段性的成就都更为重要。
“我和梅琳达不断提醒自己,
家长应当将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努力和成长的方向,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结果。
我们总是赞赏女儿付出的努力,当她在不那么成功的时候,也能够确信,父母会一如既往地支持自己。
”
盖茨有一句名言:
我们会保证孩子有足够的钱去做他们想做之事,同时要确保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可以去无所事事。
梅琳达也有一句名言:
“选择伴侣比选择事业更要谨慎。”
梅琳达说: “我们经常教育孩子们——
第一,
选择伴侣是人生大事,比选择职业更加重要
,比选择进什么高中,进什么大学,都要重要得多。
第二,
如果你在选择伴侣时失误了,那么也不要惊慌,你还有机会重来。
但是你要记得,
重启婚姻比重启事业要困难得多。
因此,你在一开始选择伴侣的时候势必要十分谨慎。”
遇言姐说,盖茨夫妇不光有钱,更能以身作则,
在品质养成、价值追求、婚恋态度上给予子女全方位的教导,既有战略又有战术。
这样的父母好生令人羡慕,相信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珍妮弗也是个成熟、稳重的姑娘。
作为普通人,我们虽然不具备盖茨那样的财富,但仍然能从这些成功者的言传身教中受益良多。
所谓贵族教育,不只是留给孩子金钱、名气、人脉,甚至阶级堡垒,而是帮助他们找到真实意义上的满足。
这才是最核心的教育之道。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