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锦涛一生唯谨慎、近平大事不糊涂(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knowhow
时间:
2012-10-22 14:36
标题:
锦涛一生唯谨慎、近平大事不糊涂(转贴)
胡锦涛做事隐忍、谨慎,从执政十年,强敌环绕,太皇垂帘,左右夹攻的艰难经历可看出。未上位时,江皇百般刁难,想尽一切心机废储立曾;亲临大位后,9个常委倒有6个是江家军,只有个弱势温相患难相助。这一时,胡的理念就是个“谨慎”,隐忍,不偏不倚,但求和谐---结果就和谐出一个根红苗正、太子元老、借助毛左、无法无天的薄熙来。事情明摆着了:薄三志在大位,羽翼已丰,内有元老江派力撑,外有毛左愚民呐喊,总督西南,重权在握,狭民意胁中央,结外强以自重(连基辛格都去重庆朝拜),无人能撼动,就是胡温也拿他无法,能做的仅仅是六七年间不去重庆。国家民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左转回文革,或是坚持改开民主社会主义?胡四在关键关头,借助王立军送上的大礼,决心拿下薄三。可如前所述,薄三羽翼已丰,就是想拿下也非易事!如何避免江派撕破脸分裂?如何管控军队?如何避免路线斗争人人自危?如何让薄、谷、王一干人表面上服罪?如何把审薄的冲击降低到最小?此间种种风险,如履薄冰。这时就看出胡四谨慎的好处了:先是把王立军捏在手中,再通过薄的哥儿们康师傅去稳住薄(估计承诺软着陆到政协当个副主席);再借英国佬案审判谷,继而审判王,拿到铁的证据;这期间不断放风“切割薄”,稳住江派的反搏;然后突然9月28日双开薄,完成倒薄大业。老胡这一系列的“奔馆”、“审谷”、“判王”、“切割”、“双开”。。。动作是很高明的,每一步都让江派和毛左心存希望,以为会有好的结果;每一步都让对方使不上劲,发现上当时已晚。在位最后几个月完成倒薄大业、扑灭文革余火,是胡四一生唯谨慎的杰作,堪称官场厚黑典范。胡四能够下台前顺利解决薄问题,也得幸运地感谢习五大事不糊涂。容后道来。
当初拿不拿下薄三,不是习近平这个储君能决定的(估计他也不想做这个决定),但拿下后如何处置薄三,是软着陆“切割”后当个政协副主席?还是如今的一查到底、双开判刑?却是习近平的意见为主了。
如果习近平没有清醒的头脑,就会从轻处置薄三,至少有如下好处:
一、把薄三代表的毛左一派全数纳入自己力量,毛左对其无不感恩戴德,任供驱使;
二、把太子党红二代全数纳入麾下,成为太子党的精神领袖;
二、取悦于江派大佬,得到青红军师、德江及其他江派力量的全力支持。实际上,从权术厚黑学角度而言,这是雪中送炭施恩于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怀德之事,一般人会选择这个思路。但习近平的大局观不一样,他的施政方针有着清晰的思路:中国只有走民主民生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来解决,而不是走文革回头路。秉承这样的思路,习近平就弃小恩而明大义:必须严惩薄熙来,彻底扑灭文革余烬,为下一步的中国政治改革扫清道路。从官场厚黑学角度看,习近平也是不以妇人之仁害大事。从个人交情角度和同为红二代出身,习对薄并无敌意,甚至有一定欣赏。可身为王君为中国大局计,必须清除薄三势力,既为自己施政扫除政治障碍、也为自己的宝座拔除一个潜在的窥探者。因此,习在倒薄事件上的态度可谓“近平大事不糊涂”,不以小利害大义。
作者:
酒哥
时间:
2012-10-22 15:03
个人觉得,习不是什么人才,从其从政从无无政绩及弄个假博士学位可知,
后者及其女去哈佛读书都是真正的丑闻。弄来的那个假博士是重大丑闻,
该耻辱和污点会永远跟随习,除非他自己主动要求废掉他自己的那个博士学位。
但是个人相信习周围有高人指点。习在广东浙江上海时间很久,而中国的高人基本来自江浙沪粤鄂。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