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人民币崩盘可能性多大?国债变准货币,拯救公有制经济 [打印本页]
作者: xlyyj 时间: 2019-3-21 10:14
标题: 人民币崩盘可能性多大?国债变准货币,拯救公有制经济
本帖最后由 xlyyj 于 2019-3-21 10:24 编辑
人民币崩盘的可能性有多大?
null
1.中国人突然暴富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两个字:印的!2018年中国发行的人民币(即广义货币M2),是174万亿元,相当于27.19万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2018年美国发行的美元(14万亿)和欧洲发行的欧元(13.12万亿)的总和。中国投放的人民币(M2)从2008年的40万亿,飞跃到2018年的174万亿的。它直观地显示了:中国人是怎样暴富的。
2.印这么多钱,票子不就毛了吗?
没错!你生产一块钱的商品,发一块钱的货币,你的货币成色是100%。你生产一块钱的商品,发两块钱的货币,你的一块钱就只值5毛了,贬值了50%。中国生产的GDP仅仅是美国的63%,投放的货币数量却将近美元的2倍!以下,是有人根据GDP和货币投放(M2)计算出来的人民币的真实汇率:1美元=19.77元人民币。而现在的外汇市场上:1美元=6.87元人民币,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攥在手里的人民币是一种充满泡沫的货币,它的实际价值被夸张了~300%(19.77/6.87=2.87)!1元人民币,真实的价值只有3毛5分钱。
3.发了那么多钱,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滥发货币,水漫金山,物价飞涨,会导致民不聊生,政权崩溃的!奇怪的是,改开以来,中国的通膨率虽两度突破警戒线25%(1989,1994),但近年来始终维控在2%至3%的良性范围内。印的那么多钱哪儿去了?难道价值规律对中国无效?惊天秘密存在于周小川反复谈到的中国的一个巨大的资金池,这就是房地产!放量的资金投入没有水漫金山地全面冲击物价,而被源源不绝地导入了房地产这个池子——这是中国的特色和创造!
十六年来,北上广深的房价涨了20倍,但全国的GDP上涨了只有不到7倍。目前中国的楼市总市值已经超过了430万亿,是GDP的5倍(超过全球平均值的一倍),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2.5倍,是储备货币的15倍,是货币发行的45倍。毫不夸张的说,卖掉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差不多能买下全美国的房地产。中国的经济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超发的人民币没有造成恶性通膨的大灾难,却吹出了一个房地产的超级大泡沫!甭管是虚是实,是真是假,是祸是福,中国人就这样突然地暴富了!
过去十年,美国的货币发行量增加了86%,而中国的货币发行量增加了335%,增量是美国的3.9倍。在天量超发的人民币的推动下,中国的亿万富豪如群星般“冉冉升起,傲视全球”。2017年9月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7胡润财富报告》(Hurun Wealth Report 2017)。其“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分布”一章指出:北京是中国拥有最多亿万资产超高净值家庭的地区,比2016年增加1,800户,达到17,400户,增幅11.5%,其中拥有亿万可投资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数量有10,300户。
本来,中国政府还想打造另一个更大资金池的,这就是股市。中国股市曾雄心万丈地放言要上1万点。但中国股市的坑蒙拐诈实在令人不堪,拿最近即将上市的小米公司来说,欠债1千亿上市,明摆着是来圈股民的血汗钱的,股民再傻也不上当了。所以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今天,上证指数从6000点跌到2500点,惨遭腰斩;而同一时期的美国道琼斯,却从6500涨到2万5,气势如虹。最近,“党内经济奇才”黄奇帆预言:今后50年到100年内,股市会取代房市成为中国造富的最大风口。也是,当房地产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大泡沫渐趋极限,以后天文数字般超发的人民币往哪儿走呢?让人们拭目以待吧!
国债变准货币,拯救公有制经济重磅信号!
中国的债务总额是不是达到了600万亿,政府是否会大规模开启赤字财政?最近,财政部官员透出的“使国债达到准货币的效果”引发了社会大震惊。意思就是以后人民币发行要以国债来背书,国债成为人民币发行的抵押品,这可不就是准货币了。
这个国债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政府拿国家信用凭证去和你直接借钱,但白借你肯定不干了,保证给你一个稳定收益和一定期限归还你的本金。本来国债也是要抵押品的,还要评等级,但这就看是哪个国家了,国家大政几个人拍板决策的,自然是无须什么凭证的。
国债的核心问题是政府信用,一般情况下,政府代表国家信用,也有些时候,政府信用违背了国家信用,甚至政府丧失了信用。所以,国债去抵充真金白银,靠不靠谱,这既简单又复杂。
社会上一般理解,过去人民币发行是以外汇储备作抵押品的,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而美元又称美金,是世界公认最值得信赖的货币,那以此为锚发行人民币自然是靠谱了。人民币脱了这个锚改为和国债挂钩,人民币会否大水漫灌?联想委内瑞拉和津巴布韦的钱不如纸,后背发凉,年都没心思过了。而各路文章分析大多都是这角度,或许你OUT了。
我的感觉是,这国债变准货币可是不简单,是强力开启了财政赤字机器,在下一盘所谓的大棋。
人民币”不是现在要和外汇储备脱锚,是早就脱锚了,只不过是慢慢的脱锚,避免让你反应太激烈,只不过是没有告诉你。
中国的M2已达180万亿之巨,简单做个比照,我们M2是GDP的200%,反之,所谓滥发货币的美国,其M2只占到了GDP的22%。尤其是这十年来,中国超发的人民币实在庞大,那点外汇储备怎么可以匹配,是无法让人民币发行和外汇储备挂钩的。
在中国经济比较健康和水分比较小的时候,人民币发行碰巧和外汇储备挂钩了,我们一些领导人,或也曾经短暂的以为可以挂钩。而融入世界经济风头正劲的时候,也需要国际社会对我们有人民币发行和外汇储备挂钩的良好印象。
去年关于私营经济是否应退出历史舞台的激烈争辩,舆论上忽视了另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当政者之所以特别在意,本质是公有制经济基础遭遇严重的危机。公有制经济基础强大保持压倒性优势的时候,私营经济你退不退都不是事。
有人或许这个时候提出疑问,现在日子不好过的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日子比之前反而都好过了呀,中国财政收入在经济下滑情况下依然保持了高增长,统计局的数据又那么的好,怎么能说公有制经济基础遭遇严重的危机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就真实的中国债务总额进行一下剖析,这太关键了。
过去看到的公开文章观点和对应信息,大都是现在中国债务总额是200多万亿,美国高盛最大胆的预测,也无非是中国债务总额2019年将达到GDP的400%。
而前不久一个很有来头数据实在吓死人,中国债务总额已达到了600万亿。
以2018年中国GDP统计上的90万亿计量,接近中国GDP的670%。按照中国14亿人口来计算,人均负债将近43万元。但实际上,其中三分之二是政府负债和国有企业负债,民营企业和居民个人负债只占了三分之一。借债是你想人均,还轮不上你,但以后负债人均,肯定轮得上你。
政府部门不直接创造财富,财政部的最新数据,2018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约3.39万亿,税后净利润也只有区区的约2.47万亿。与其庞大的负债对应,实在是不值一提,真实的资产负债率又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了?在2018年下半年,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国有资产“家底”,如果中国负债总额确实是600万亿,家底根本无法托得起如此沉重债务。家底数据这里不好妄加评论,懂经济的去推算下,看看是个什么梗。
我在2016年和2017年文章就指出:这些年所谓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主要依靠货币投放加高债务推动,信用经济已垮塌,社会真实财富没有增加而是大量注水虚胖,且国富民贫加两极分化严重,经济运行效率低下、资源透支惊人。政府财政收入和各种税外行政性收费的所谓快速增长,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和寅吃卯粮举债传导,提前预支的特征明显,而一些官商不法财富也是对应进行的一种转移性支付。环境被严重破坏了,资源被掏空了和大量财富外移,道德沦陷了,天文级别的债务还在,但真实对应含金量的钱没了,低级别的社保还大亏空,官民矛盾激化,维稳成本越来越大。这个烂摊子,良性嬗变已很难,各种治表已经无法治本,又一次面临推倒重来的历史考验。
2018年政府财政收入超过18万亿,支出突破22万亿,少有的出现了年度财政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速度情况,这并不包括各种形形色色隐性行政收费和乱罚款,但即便如此,现在社会赋税到了涸泽而渔地步,财政收入今后实在增长不起来了。即便如此高的财政收入,大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入不敷出,实际处于破产状态,这还是社保保障支出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情况下发生的。
国有企业只能说是表面火热。国有资产总额和国有净资产总额是两个概念,除税收和就业贡献,其税后净利润区区的2.47亿元能上交国家的更区区了。尽管获得全面政策倾斜和获得垄断资源,但国有企业非市场性弊端只能会更加严重,包括国有的金融机构,其实际负债率和资产不良率大大超过了安全警戒线,潜伏的地雷可能随时引爆。
政府收支空缺越来越大,还指望连本带利的堵上地方债这个大窟窿?国有企业在如此条件下圈养仍无法出效益和出国际竞争力,还指望还上如此庞大的国有企业负债?600万亿这个天文级别的债务,正常途径解决办法是让泡沫来次轰轰烈烈惨痛大破裂,但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并最终动摇公有制经济根基和政治权力根基。
我们的公有制,是1949年后全部没收个人私产和土地上所有资源归国有下实现的,全世界再没有如此有钱有条件的政府了,所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历史过去了近七十年,政府把有价值的土地和其它各种资源基本卖了一轮,普通国民获得过多少收益?而如此高的赋税,普通国民最需要依赖的社会保障仍如此残缺,两极分化又是如此的严重,到头来丰厚家底搞没了,国民社保还巨大空缺,身上反而背负了如此天文级别的债务?
在这块土地上,公有制说到底是一种利益纠合不是一种信仰追求。
天文级别的债务是没办法还了,政府和国有企业也不能破产,让私有财产重新无条件划归国有这个短期也很难,长期经济萧条又无法避免,货币政策同样走到了尽头。
捍卫公有制经济基础就是捍卫公有制的政治基础,养活直接吃皇粮和间接吃皇粮庞大队伍,保障国有企业站稳脚跟,政府必须大规模的实施财政赤字政策,发行国债并把它作为准货币以及让社会理解成准货币,就似乎成了没有办法的好办法,部分回归计划经济也要靠国债。
至于国债借来的钱怎么花和谁可以受用,当然是政府说了算,难不成和你商量,也不受信贷商业操作模式制约,就可以对债务及诸多背后的菜大搅拌了。你担心人民币发放水钱不值钱,是不是会赶紧把那点存款放出来买房买车呢?刺激下当前的消费,这国债变成准货币的消息也没有白放。
至于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之外的其它范畴债务,想搭上这趟车我看难,当然,参与是欢迎的,买国债是可以的,共克时艰,慢慢的,别人的债,换走了你的钱,钱如果越来越毛,是不是伤本金?
借鉴美国国债经验就别谈了,三个权之间的分立我们能模仿吗?公和私两个毫不动摇,在法理上本身就是冲突的,总是有一个会动摇的,简单的道理总是被复杂!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