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看上海数家拍卖公司的商业诈骗行径
[打印本页]
作者:
民生6666
时间:
2013-8-7 11:29
标题:
看上海数家拍卖公司的商业诈骗行径
看上海数家拍卖公司的商业诈骗行径
(转载)
“比起黑社会的诈骗来,他们就是多了一层公司的皮,干的是同样的勾当!”一些藏家最近纷纷投诉上海的几家文物拍卖公司,他们谎报拍品价值,故意将藏家的部分普通拍品,高估价值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然后要求送拍品的人们,按百分之一缴纳所谓“宣传费”,估你100万你就得交一万,估你1000万,你就得交10万。如果真值这个价,即便流拍也没什么,可严重的问题就在于根本不值这个价,所谓拍卖公司也根本没想到能把物品卖出去,甚至有的所谓文物拍卖公司没有这个资质,国家文物局也根本不认可,就是赤裸裸地诈骗!
2013年网络上及藏家的一些投诉,均有文字,图片,电话录音和合同作证:
上海比德最缺德
家住普陀区、年近古稀之年的张女士家传有一些老的瓷器,以前几次搬家,打碎过多件,让她颇为心疼。有人告诉她,“现在‘老物什’很值钱的,你们家的瓷器说不定都是宝贝。”张女士有点动心,想估估那些瓷器的价值,便和老伴郑先生一起上网查询拍卖公司。几次电话联系后,他们来到了一家看上去规模比较大的公司。热情的工作人员接待了老两口,请专家进行鉴定,还真的从中“淘”出7件“宝贝”——其中2件还是清朝乾隆官窑精品,7件估价总额为2368万元!惊喜的张女士夫妇被说服参加了2次拍卖会,并在拍卖会前支付33.2万元的展览费和10万元的修复费。结果,7件“宝贝”全部流拍,而他们的43.2万元养老钱也付诸东流。
“官窑”精品流拍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迷局?记者调查发现,虚高估价骗取展览费、图录费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骗财手法,由于其利用法律漏洞打“擦边球”,签订了不利于拍卖委托人的合同,受害人往往很难拿回被骗钱财。
网友陈鄂撰文道:多宗案例显示:上海比德文化传播公司(又称上海比德拍卖公司,其实没有拍卖资格)的胡总监,涉嫌以高估拍品数百倍至上千倍的欺诈手段,要求藏家按百分之一付“宣传费”。500万就得付5万,1000万就得付10万等等。问题在于拍品本身只值数十元或数百元而已,他们所诈骗的所谓“宣传费”,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进了诈骗者的腰包,又传与公司四六分成。那么,比德胡总监是否构成商业诈骗罪呢?
要素一:比德胡总监有犯罪故意。明明知道估高价卖不掉,却公开欺骗。我了解的一个真实案例:G先生委托的一枚民国烈士已经盖戳的旧邮票,给这个胡总监(真名待查)看,他多次表示:这个价格(100万)很稳定,我们公司在东南亚一带巡回展出时,每年都能卖掉。他收了1万5的钱后,G先生及委托人了解到集邮市场上此邮票其实不值钱,便提出另外更换一枚,比德胡总监又加收了3000元,合计18000元。流拍是肯定的,因为比德胡总监在收钱的时候已经非常清楚会流拍了,所以,收了18000元后连个文物鉴定都舍不得花钱做。
要素二:诈骗数额巨大。我们所了解的案例,最少的也被比德诈骗了8000元,多的10多万。曾经有不少藏家揭露过,上海新民晚报等也做过报道。
严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拍卖法严格禁止收取任何拍卖前期费用。而比德巧立名目收取所谓的“宣传费”,印个小册子要几块钱?绝大部分藏家的钱早被比德的蛀虫们瓜分了。网友数年前旧留下名言:比德比德,中国最缺德!
29岁的朱克章,是一名业余古董收藏爱好者。朱克章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以40万元的价格从朋友处购来一件“玉猪摆件”。去年突然遇到资金瓶颈,无奈之下,他决定将这件藏品卖出。朱克章与父亲来到“比德”,“比德”鉴定藏品后,给出的答复让朱克章惊喜不已,“他们说,这个玉猪摆件出自红山文化,距现代已5000年左右,价值1000万元。”朱克章回忆称:“当时一名袁姓经理告诉我,虽然这个摆件价值1000万元,但起拍价不能定得太高,建议在500万元-600万元之间。”朱克章说,对方当时建议他将保留价定在900万元,这让他很意外,朱克章的父亲当即与对方签下“服务协议”,但在空白合同书上,服务方却是“上海长昊艺术品销售中心”,“对方解释说,‘比德’没有拍卖资质,‘长昊’有国家2级拍卖资质,实际上它们是一家公司。”双方随后约定,拍卖次数为一次,服务协议的期限从签协议当天到去年的12月31日。而按照起拍价500万元算,朱克章需支付1%的基础服务费(即展览展示、图录、宣传推广服务费),即5万元。朱克章与对方还价后,最终支付了4万元服务费。数月后通知流拍即诈骗成功。
上海厚德最无德
除了比德外,另有几家文物拍卖公司也堕落为以诈骗为业。一位藏家将十几枚清朝民国的邮票给上海嘉玺拍卖有限公司陈经理看,他说每一枚都价值100万以上,并说他们是挂靠香港厚德天成拍卖公司,也称上海厚德,拿到香港拍卖要付1万5千。但他们收钱后甚至不愿出几百元做个专家鉴定,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一段时间后通知流拍,然后再接着诈骗别人。
上海誉宝最损宝
一套建国一周年的再版邮票,市场价才100多元,上海誉宝公司的钱女士告诉藏家:“我们总监看了,确定价值120万,要交一万元的宣传费。”民国上海永宁第一次加盖票,市场价一套7枚20元人民币,该公司林先生估价一枚就值一千万。要求缴纳10万元拍卖费。国家文物拍卖法禁止提前收取任何费用,而上海数家拍卖公司的商业诈骗行径简直堪比黑社会!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