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把美国政府送上审判台展现华为牛逼霸气 [打印本页]
作者: xlyyj 时间: 2019-3-13 11:52
标题: 把美国政府送上审判台展现华为牛逼霸气
本帖最后由 xlyyj 于 2019-3-13 11:53 编辑
把美国政府送上审判台彰显华为牛逼霸气
大风如刀
中国的华为公司根据《美国宪法》和《美国法典》诉美国政府违宪,无疑成为当天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令人扬眉吐气。可以预期,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必将并载入史册。但是老夫认,此案对中国人民更具深远影响和启蒙意义,可以说空前绝后,醍醐灌顶。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违宪审查是任何一个标榜依法治国的政府都绕不开的议题。但美国政府公然敢于凌驾宪法之上,视根本大法为一纸空文,在其《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案》第889条中,对中国的华为公司滥施制裁和限制,无情碾压,严重伤害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妻可忍妾不可忍!华为公司舍得一身剐,敢为天下先,怒而起诉美国政府,将其作为被告送上审判台,堪称绝顶霸气,牛逼之最。
第一,从来没有任何一家中国的企业,无论国企央企还是民企,敢于把美国政府推上被告席,而且是美国的中央政府,并不是地方政府;
第二,请注意《2019年度国防授权法案》,这意味着华为的刀锋甚至指向美国军方。任何国家的国防事务,他人岂敢置喙?美国大兵的残暴和野蛮路人皆知,全球横行,世界胆寒,偏偏华为公司不信邪,敢于亮剑,试问谁有这个勇气?
第三,中国政府发言人以及外交部长,第一时间站出来为一个民营企业站台背书、撑腰打气,这是何等的亲民?不当沉默的羔羊,不做委屈的龟孙,全世界有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么?
第四,政府公开鼓励并支持华为拿起法律武器,本身就彰显出大国的智慧和自信。因为法律既是挡箭牌,又不是挡箭牌;既是矛,又是盾。法律还是一柄双刃剑,哪边锋利用哪边。在中国,宪法的地位至高无上,从地方到中央各级政府无不谨小慎微,岂敢逾越雷池半步?正因为如此,中国也不需要违宪审查,没有哪个企业,敢把中央政府当被告。各级法院和各地法庭,闻所未闻,就算敢立案,也找不到任何机会!
第五,顺便多提一下,几乎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孟晚舟女士起诉加拿大政府、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皇家骑警(即联邦警察),指控其在未履行告知义务的情况下限制自己人身自由长达3小时,进行搜查和审讯后才宣布逮捕,严重侵犯其宪法权利。如此公然践踏人权,且针对的是华为公司的长公主,中国政府同样怒不可遏,并做出严正声明,要求立即放人,以此作为检验其是否真正司法独立的试金石……
无论美国,还是加拿大,均标榜自己司法独立。既然如此,休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出戏注定了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当然,我们也要做好防范,未雨绸缪,谨防对手如法炮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因此中国政府早就公开亮剑,旗帜鲜明,对西方那一套司法独立说不。这既是斗争策略,又是斗争艺术,是以革命的两手来对付反革命的两手,中国智慧炉火纯青,中国智慧登峰造极!
华为公司长袖善舞,系列组合拳滴水不流,令人眼花缭乱。一石数鸟,一箭双雕,其示范效应、启蒙意义和普法作用,非同小可。我等吃瓜群众既可看热闹,又能长见识。如此难得机会,对国家和政府,对企业和个人,对左派右派中间派,以及社会各界的方方面面,都大有好处。
据悉,无论是华为公司诉美国政府,还是孟晚舟女士诉加拿大当局,均以巨资聘请了当地著名的洋人律师,不惜血本组成豪华团队。数百年来,以夷制夷就是泱泱大国的梦想,却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如今,终于在海外战场上出现了为我所用的洋枪队,不仅能征善战,任由驱使和御用,甚至可以用美钞扇他们的耳光,用银子砸他们的屁股,以烽火戏诸侯的方式博取美人一笑。仅此一条,便足以壮我国威,扬我民族正气。华为牛逼,为你点赞!
彪炳千秋的太监,中华民族的英烈
在中国,无人不知圆明园。这座天下闻名的万园之园,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焚毁,成为我们民族至今抹不去的伤痛。然而,若有子孙后代问起,当年的政府和军队进行过哪些抵抗?有木有爱国者进行过浴血奋战和誓死反击?老夫羞愧无语,同时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毬知道,在那场大火中有哪些英烈壮举?因为皇帝和他的军队,包括所有的爱国将领们,还没来得及和敌人接火,就早已闻风而逃。这意味着,留给英法联军的圆明园,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
那么,英法联军到底用了多少兵力进攻圆明园呢?相关史料记载,咸丰十年,即1860年,北京城破之日,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英法联军3500余人扑向圆明园。因为这座皇家园林,是仅次于紫禁城的权力中心,大清帝国的很多军机大政,也都在这里决策。借用当代的术语,圆明园集景观休闲娱乐和办公为一体,商住两用,大清的皇帝长居此地,因此也是整个国家的最高中枢。
正因为如此,镇守圆明园的卫戍部队绝对堪称精锐之师,历年来都是最受信任也是最有战斗力的嫡系,装备精良,忠诚可靠,素质一流。其外围是八旗护军守卫,兵力为5700余人,并设营总8人,分别统领。圆明园内设三旗护军营,兵力大约为300余人,与园外的八旗护军营被合称为圆明园八旗内务府三旗护军营,总共兵力为6000余人,几乎是来犯之敌的2倍。然而,在绕经北京城杀向圆明园的沿途,英法联军仅在城北遭遇僧格林沁等部的稍微抵抗,未及强攻,对手便作鸟兽状散去,也就是说,鬼佬们几乎是操着正步,一路上畅通无阻,大摇大摆闯进了圆明园。
果真如此的话,倒也算毬。一个民心丧尽的政府,众叛亲离,连其豢养的职业军队都不战而溃,有什么资格要求平民百姓流血牺牲,并以血肉筑造长城?然而,就在此时,却有一朵奇葩突兀乍现,惨烈绽放,给中华民族的历史留下了匪夷所思的一幕,尽管这一幕几乎被彻底淹没,差点就石沉大海。遗憾的是,仅有的记载寥寥数语,根据这些记载,当时的情景大致如下——
当联军的士兵来到圆明园的贤良门时,遭到了唯一的一次抵抗。一支20多人的太监队伍,几乎是手持最简陋的冷兵器,拦住了英法联军的道路。这群太监又称技勇太监,其分工始于雍正年间,职责是近距离伺候帝后及嫔妃,同时还需学习武艺,具备一些功夫,可以贴身保护主人,但又不是严格意义的贴身侍卫,因为侍卫是职业保镖,不需要干那些端屎端尿刷马桶的脏活。也就是说,挡在英法联军去路上的,是一群专干下贱活的太监们,在大厦将倾、帝国崩溃的危难之际,区区20多个刑余之人挺身而出,担负起民族大义!
皇帝自顾逃命,成千上万的正规部队也逃之夭夭,面对强敌,留下的这些太监们,就算把金银珠宝拱手相送,在任何国家任何朝代也不会受到太多的追究,何苦还要以命相搏?尽管史料木有太多记载,但老夫合理推断,英法联军再残暴再野蛮,也不至于要为难这些连鸡鸡都木有的可怜之人,正式动手前应该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一番思想政治攻势。然而,这支太监队伍不仅忠勇刚毅,还具有忠诚可靠的良好素质,劝降不受,喊话不听,无不抱着必死的信念,油盐不进。侵略者无可奈何,只好将其就地歼灭,一个不留。
这是唯一的一次微不足道的抵抗,其结果毫无悬念。20多名太监全部为国捐躯,壮烈牺牲。而敌方仅有2人负伤,甚至连重伤都不算。这支技勇太监的首领,是八品主管任亮,其他竟无一人留下姓名,只有数字,如20头猪或者20只猴子,令人叹息。需要指出的历史事实是,即便这唯一的名字被广为提起,也是在一百二十多年之后,1983年,在清华大学校园工地的施工中,偶然挖到一块墓碑,才考证出壮怀激烈的往事。顺便说,负责全权管理圆明园事务的大臣叫文丰,也是一个太监,不知是组织刻意安排,还是自告奋勇,反正并没有在危难关头逃走,却无力劝阻英法联军的劫掠,于绝望悲怆中跳福海自尽(可见英法联军并没有乱杀人!),也算为大清保留了些许风骨和气节。
在清华大学出土的墓碑上,简略记载了任亮以及那场微不足道的战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讳亮字明亭任公,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明亭公在出入贤良门内,遇敌人接仗,殉难身故。技勇三学,公中之人念其平生正直,当差谨慎,一遇此大节,实堪景慕。因建立碑文,记其名氏,以期永垂不朽云。勇哉明亭,遇难不恐。念食厚禄,必要作忠。奋力直前,寡弗敌众。殉难身故,忠勇可风。咸丰辛酉四月河间王云翔撰并书技勇三学……
立碑者是还都后的大清政府,立碑时间是次年4月。没过多久便被荒草埋没,证明当时的统治者深感脸上无光,不好意思将其作为正能量大张旗鼓宣传,因为这件事实在太没毬面子,满朝文武,落荒而逃,竟然没有一个爱国将领为国尽忠,哪怕站出来个把王爷或政要大员装点门面,吆喝两嗓子,喊几句高大上的口号,也不至于如此难堪。
偶然看到墓碑出土后,有无聊的文字宣称,这些太监们的英勇抵抗,象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实在甚为可笑,不知道算不算是高级黑或者低级红?不过老夫以为,无论如何,任亮等人的名字不该被遗忘,至于圆明园,烧了也就烧了……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