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诈骗调查:1/3商家售海鲜 贴错标签
[打印本页]
作者:
ace
时间:
2019-3-7 19:50
标题:
诈骗调查:1/3商家售海鲜 贴错标签
世界新闻网编译
报告指出,在所测试市场与餐馆的渔产品中,有五分之一被贴错标签。( Getty Images)
你在超市买的海鲜可能不是标签上所标示鱼种;根据7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在24州进行的测试发现,市场与餐馆的渔产品中,以种类来分,有五分之一被贴错标签;鲷鱼(snapper)和鲈鱼(sea bass)的错标率最高,分别有42%、55%。
海洋环境保护组织在华府与全美24州餐厅、小型市场与杂货商店收集449个样本,也发现以商家来分,每三间就有一间出售至少一种没有正确贴标的海鲜商品。
美国进口海鲜约占90%,一旦这些渔获越境后,就很少被续查,会一路直达消费者餐桌。
倡议团体“海洋环境保护组织”(Oceana)成员贝丝‧洛维尔(Beth Lowell)致力于制止海鲜诈骗近十年。她说,消费者认为他们买到高价鱼类,但其实却拿到了较便宜的替代品,他们被骗了。
洛维尔解释说,海鲜诈骗可发生在供应链任何时间,一条鱼被换成另外一条鱼,因为有人想用高价售出低价鱼,或是例如在他们填写鲑鱼订单时,发现没有足够鲑鱼,可能就以其他鱼类代替;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一些稀有脆弱鱼类品种也被过度捕捞,并且被错贴标签。
因此,一些餐馆现在开始只使用当地鱼货。在纽约市下东城小型寿司店“Mayanoki”里,找不到热门但物种受到威胁的蓝鳍鲔鱼(blufin tuna);餐馆老板普若维萨诺(TJ Provenzano)半开玩笑地说,店里不卖蓝鳍鲔鱼,也不卖猎豹;纽约市餐馆菜单里不应出现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主厨米勒(Jeff Miller)用当地鱼种蓝鱼(blue runner)制作寿司,取代常见的鲔鱼和鲑鱼,无须担心鱼货诈骗问题,也没有牺牲美食质量。
由于大部分餐厅仍供应进口海鲜,海洋环境保护组织认为,政府需要追查海产品物种来源,追踪渔业或养殖场直到整个供应链。
作者:
joblog
时间:
2019-3-7 23:12
本帖最后由 joblog 于 2019-4-3 01:17 编辑
食物應該
標籤
嚴格監管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