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现在,正值日本在钓鱼岛抱美国的大腿的时候,很多中国人认为中日开战时支持日本不是与中国为敌,我以为中国人必须清清楚楚地看到并记下所有支持日本的国家及其行为,绝不放过任何在中日战争期间给鬼子送水递毛巾的人,更不用说给日本提供武器和战争资源了,这里我提醒大家美国人的思想方法,比如说小布什总统说的:“you are either with us or you're with the terrorists”,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要么你在我们一边要么你就在恐怖分子一边,非黑即白,没别的选择,这就是基督徒的思维,所以,不要自欺欺人的认为西方是中立的,因为要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理解西方人。
(我请大家注意《日英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和“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甲午战争”是从1894年8月1日到1895年4月17日,而《日英通商航海条约》(日语:日英通商航海条約 にちえいつうしょうこうかいじょうやく;英语:Anglo-Japanese Treaty of Commerce and Navigation)由日本与英国在1894年7月16日签署,“甲午战争”爆发前半个月。)
1894年7月25日上午9时30分许,浪速号忽然直冲高升号而来,挂出“下锚停驶”信号旗,并放空炮两响,以示警告。英国籍船长高惠悌(T. R. Galsworthy)不敢违抗,立即遵行停船下锚。浪速号驶近距高升号四百米处停下,将舰上所有的二十一门大炮都露出来,用右舷炮对准高升号船腹,并挂出第二次信号:“原地不动!不然,承担一切后果”。这时,浪速号放下一小艇向高升号驶来,日本海军大尉人见善五郎登上高升号,要求检查商船执照,实则窥察船上情况,并当即向英国船长提出要高升号跟浪速舰走。英籍船长高惠悌抗议后表示服从。海军大尉人见善五郎回本舰后,浪速号上又挂出第三次信号:“立即斩断绳缆,或者起锚,随我前进!”此时高升号上的清军官兵们看到信号,无不愤怒万分,顿时人声鼎沸,全船骚动。愤怒地向英国船长提出强烈抗议,因言语不通,临时让乘客德国人汉纳根(von Hanneken)担任翻译,高惠悌开始试图劝说清军将士接受投降,但中国将士则把决心告知高惠梯:“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令!”英船长高惠悌要求发信号再与浪速舰交涉,内容是以未知宣战为名,争取将船驶回大连或旅顺。浪速舰再次派员交涉,船长高惠悌对日本人说:“华人拒绝高升船当作俘虏,坚持退回大沽口。考虑到我们出发尚在和平时期,即使己宣战,这也是个公乎合理的请求。”人见善五郎随即回舰。这时已是中午十二点半,交涉历时整整三个小时。浪速舰长东乡平八郎对高升号的要求决定不以理睬,并且做出了进一步的行动,他下令浪速舰发出“外籍船员立刻离舰”的警告。清军官兵见状则不允许任何人离开“高升”号,并欲将英船长高惠悌看守起来。高惠悌要求浪速舰再派出小船。浪速舰予以拒绝,并且升起代表攻击的红旗。英国船长和其他西方人士随即跳船。清军认为洋员系临阵脱逃,开枪射击西方人士。而日军在先发一枚鱼雷未果的情况下旋即发炮轰击,全船清军官兵宁死不屈以步枪迎敌还击。下午1时高升号被浪速击沉,此时西方船员与清军官兵尽数落水,日军对清军官兵除俘获两人外,其余皆未予施救,并开枪射杀。事后附近的外轮救起约近200名清军幸存者,高升号最后殉难者达871名。英国船长T. R. Galsworthy和两位西方船员被日方挽救。德国顾问von Hanneken少校游到岸边。当天下午2时操江舰被秋津洲舰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