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至1986年28年间,1958年至1961年中国大陆发生过三年的大饥荒,饿死数千万人;1966年至1968年全国文革高潮期间武斗内乱打死数百万人;文革后又持续批林批孔、批邓反右政治运动不断,全国经济逐年快速下滑,中国绝大部分人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总之,在毛的统治下27年里,全国人民就没有过上几天安生的日子,大家穿着破衣烂衫,饥肠辘辘,最困难的时候竟然发生过食人的事件。但是奇怪的是那时中国广大人民竟然没有人起来造反来推翻执政者,没有多少人上访,因此也没有什么政府来维稳的问题。相反,那时很多人的幸福指数还相当高,对执政者感恩戴德,如果能够见着毛主席,还热泪盈眶、终身难忘。
据朝鲜有关媒体称,经过民意调查,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排名如下;朝鲜、古巴、越南、中国等等,最后垫底当然是美国、英国等西方富国。这个结论肯定不太对,但是我却觉得没有什么大的错误。想想当年的中国,说朝鲜人民感觉很幸福并不荒唐,可能真是一个事实!
什么叫幸福,完全是一种感觉。
幸福感来源于两种东西。
第一,如果你有意外之喜,你会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源于过去;第二,如果你有盼头,你也会感到幸福,这种幸福指向未来。
先说第一类幸福。
第一类幸福是与期望相关的。期望值越高,幸福感越低。如果结果与期望相比,大大好于期望,则感到幸福,超出的程度越高,幸福感就越强烈。这种幸福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但是这种幸福感比较短暂,只是发生在期望实现了的那一短暂时间,过后很快就会消失掉。
第二类幸福就是让你相信你有期望,俗话说就是有盼头。别以为这是一个空头支票,这其实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每个人之所以能够日日早晨醒来之后就自觉的开始自己的忙活,其实不过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盼头。如果什么盼头都没有了,你肯定什么也不会动!盼头越多,盼头越美好,你就会越感到幸福。而盼头这东西,则与境况成反比:境况越差,盼头越多越美好。从这个原理来说,穷人最幸福,人越富越不幸福。因为人越富有,得到的东西就多,相反盼头就少。富人不但没有什么可盼的,而且还会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财富保不住。所以中国古话里才有“穷快乐”“穷得瑟”这种说法,而没有“富快乐”、“富得瑟”的说法。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那就是“希望,是穷人永远吃不完的面包”。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帝真得很公平:穷人,不给你财富,但给你快乐;而富人,给你财富,却赐予你忧愁。
与第一类幸福感不同,这一类幸福感具有持续不衰的效果:只要盼头没有变成现实或者盼头没有失去,就永远会感到幸福。
明白了上述关于幸福和快乐的原理,我们就明白中国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毛统治时期为什么会“饿着且快乐着”。
显然,就如何理解和运用幸福的概念和理论来说,毛泽东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他先将中国人变成真正的无产者,一穷二白,然后意淫了醉人的共产主义乌托邦,赋予大多数中国人最美好的期望和最多的盼头,当然就是最幸福的。最为重要的是,他坚持让中国人穷下去,绝不能让他们富起来,最终发展到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这样做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咱们国人一代又代都能够保持最多的盼头和最好期望,为了实现这种盼头和期望当然就是忠于毛主席他老人家,因为他让你相信,要实现这些盼头,跟着他就没有错。
相比之下,邓小平和他的后继者,对于如何维持人民的幸福感方面就逊色太多,几乎完全违背了幸福感的客观规律:他们让中国人的生活境况越来越好,越来越富,唯一的结果就是越来越不幸福。这不,近些年来,群体性闹事越来越多,手段越来越激烈。
中国人穷怕了,当初的盼头不过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柴米盐酱醋花生油,这些个盼头很快就实现了。接着又有了新的盼头了,什么彩电冰箱,这些年连汽车别墅都开始有,原来敢想的东西全都有了,盼头却没有了,盼头没有了,自然幸福就没有了。
所以,要想让国人保持幸福感,关键是让国人有新的盼头。
汽车房子有了之后,什么才是国人新的盼头呢?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物质诉求满足之后,当然就是精神享受。据马先生说,精神层次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安全感、归属感、被尊重、自我实现。
如此看来中国人的盼头还多着呢,为何现在的幸福指数如此之低,甚至屡屡暴发群体性事件,以致于政府将维稳当成了头等大事,和谐竟然成了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原因很简单,就是国人除了温饱之外,实际上没有了其它盼头。
2010年10月14日,据报道,闹出拆迁自焚事件的江西宜黄县,主要领导近日被免职。随后,一位署名慧昌的宜黄官员投书网络,阐述了强拆事件的背景、对宜黄当地的影响,不仅用最大的篇幅论述了强拆的合理性,而且还爆出了 “强拆出新中国’”的观点。这篇署名“慧昌”的官员文章,洋洋洒洒5000字有余,它一方面阐述了江西宜黄强拆事件的始末,一方面歌颂了宜黄“强拆”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又批驳了媒体的推波助澜、论述了“强拆出新中国”的合理性。可以说,其文笔之流畅、剖析之深邃,简直是无与伦比。
2010年至2011年,全国各县级与乡级人大换届选举,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不由任何党派或组织推荐的自荐候选人,被称为独立参选人。这种民众的民主政治意识觉醒本是社会的重大进步和可喜现象,也完全符合共产党一贯推崇的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口号,但是,对于涌现的独立参选人现象,唯一的官方回应却是如此: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6月8日的播报援引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的话说,根据国家法律,中国的县乡人大代表候选人,“只有由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和选民依法按程序提名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经讨论、协商或经预选确定的‘正式代表候选人’,没有所谓的‘独立候选人’。‘独立候选人’没有法律依据。”
2009年3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强调,坚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中国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
2012年3月19日解放军报文章《坚决抵制“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胡主席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首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只有坚定不移地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各项建设首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部队思想文化阵地,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始终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来把握,作为最高政治要求来落实,作为最高政治纪律来遵守,才能确保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牢牢掌握部队,确保部队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
国人在晚上睡觉时,房子会被推土机推掉,早上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连人带床竟然躺在“新中国”了;
美国人和你打贸易战,希望你识趣,不要碍手碍脚,占地方。国人不接受你的领导,你却想找敌人收财产税,鸡同鸭讲;
国人想热心参政,代表老百姓开大会,却被恶狠狠地告知“没有法律依据”;
国人期望着中国会沿着世界文明的潮流走下去,变得自由和民主,却早已被人代表他做了选择,中国人的未来和他们的儿子孙子及孙子的儿子的孙子都看不到这一天;
为了实现国人的盼头,既然软的不行就来点硬的,去散散步什么的,结果人家就“党指挥枪”!
如此下来,国人还有什么盼头?没有了盼头,当然无幸福感可言。
没有了盼头的国人,不铤而走险才怪。
一个有着十多亿人想铤而走险的国家,还想维稳,还想和谐?
做梦去吧!
只是我们的祖国,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又得陷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轮回之中。
“选票里面出政权”,这个盼头何时会有,何时再来谈中国人的“幸福指数”罢。
苍天一浮尘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