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Harriet Orcutt Duleep(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and IZA)和Seth Sanders(Duke University)在2012年也有类似的发现[2]:自20世纪的后半期,亚裔不仅是开始进入高收入的行业,而且在同类工作中越来越被平等对待了。Duleep和Sanders的论文“The Economic Status of Asian Americans Before and After the Civil Rights Act”(亚裔美国人平权法案前后的经济状况),也是利用国家人口统计局的数字,将在美出生的日本人,华人和菲律宾人的经济状况与本土出生的白人做比较。其总结是这样说的:
Hilger还有一个与Duleep和Sanders一样的发现:华裔并没有完全摆脱歧视,上面还是有个玻璃天花板。在高等学位的最上端,华人比白人的收入低了5%,黑人或西班牙裔就更低了。也就是说,虽然少数族裔受歧视的现象有减轻,但并没有完全消失。而过分强调教育的作用,会让人忽略了依然存在的歧视因素。前川普白宫首席策略师史蒂芬·班农(Stephen K. Bannon)“硅谷2/3或3/4的CEO都是亚裔了”的言论就尤其令人警觉。事实是,在亚裔员工占极大比例的硅谷,高层主管中亚裔是极不成比例地低!
几年前读了本书:Driven out : the forgotten war against Chinese Americans(已有中译本《驱逐:被遗忘的美国排华战争》),据说是第一本详细描述早期在美华人遭遇的书,该书作者以千辛万苦搜索来的历史资料,真名实姓的无数实例,挂一漏万地描述了从1849至1906,整整56年的排华,其悲惨,难以名状!而1882年的“Chinese Exclusion Act”(“排华法案”),更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专门针对某个族裔的排斥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