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aniel Quillen:因为和Thom共同证明了有名的Cobordism Theorem,以及他开创了Homotopic Algebra, 定义了Higher K theorem和发现其和Chow group of Scheme的关系, 得到Fields medal.不同于Grothedick, Quillen的工作更具有数学上的价值,他的homotopical algebra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越来越多的数学问题都指向了解这个谜是终极的方法,Higer K sheaf 的上同调等于Chow group,这个定理也是充满了神祕的面纱,从1980到2005 没有人开清楚其中的真正的现象.
这次我想介绍一下David Mumford和Phillip Griffith的贡献和我对他们的个人意见.
David Mumford是一个奇才.他有两个主要的工作:
(1)发展了Geometric Invariant Theorem,也就是着名的几何不变量理论,这个理论研究,当有一个群G作用在一个簇X的时候, 怎么样正确的找出X/G(称之为 Quotient by G) 上的scheme的结构.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如果只想做 X/G上的拓扑或微分结构,几句话就可以说完, 但是想有一个簇或是 解析结构,就变的复杂,这是代数几何研究模空间的重要工具
几乎所有的模空间的制造都是这种X/G 的形式.比如说曲线的模空间,一个簇裡面的曲线的模空间,向量丛的模空间,霍奇结构的模空间等等等等等等等模空间
(2)曲线和Abelian Variety的模空间的紧化问题:模空间的紧化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想知道几何对象的退化会变成什么样子,Mumford研究上述两种对象模空间的紧化,并证明了对任意几何物件退化的 “Semistable Degeneration”定理,Mumford也对Abelien Group Scheme作了一些贡献,对算数几何起了重大的影响.
Phillip Griffith 相较之下,并没有这么杰出,他也就只做了一系列有关霍奇猜想的工作,他带领了一堆学生和工作伙伴,对霍奇结构的变形理论,和霍奇结构退化时的理论,作了相当的贡献,他主要的动机是想要研究霍奇猜想和Torelli问题.但是他失败了(ps: 霍奇猜想可看成是torelli的特例)他也因此离开了数学界,留下了他的两个著名著作a)和Joe Harris合写的Principles in Algebraic Geometry(b)和他的团队合写的Topic in Transcendal Geometry
在1965-1980这个时期中Pierre Deligne还提出了他的Mixed Hodege Structure,也就是混霍奇结构,是不平滑的簇的霍奇结构.另外Hironaka也证明了Resolution of Singularity的大定理得到非尔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