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打印本页]

作者: 忙里偷闲    时间: 2013-6-4 13:19
标题: 欧盟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赫特4日宣布,将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该税率将升至47.6%。欧盟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对欧盟产业造成损害,并披露了100多家欧盟认为对其产业造成损害的中国企业。不过,让中国企业诟病的,是这次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的不透明、不公正。

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欧盟在过去的9个月中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进行了细致的法律调查。欧盟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两个月,从6月6日至8月6日,该阶段的反倾销税为11.8%。欧方期望中欧双方能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找到解决方案。如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欧方将从8月6日起,在随后的四个月时间里,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平均税率为47.6%的临时反倾销税。

德古赫特透露,8月6日开始的第二阶段,欧方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37.2%至67.9%不等的临时反倾销税。他表示,在此期间与欧方配合的中国光伏企业将被征收较低的反倾销税,与欧方不配合的中国光伏企业则将被征收较高的反倾销税。他还表示,今年12月初,欧盟将最终决定是否向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征收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欧盟委员会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指出,欧方已做好准备,愿与中方进行近一步磋商,以期找到解决方案,暂停现行的临时反倾销税。

中方回应:坚持磋商解决


中国与欧盟的光伏争端近来十分惹火,在4日早些时候举行的商务部关于利用外资的发布会上,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磋商谈判是两国解决贸易争端的根本途径,希望欧方继续保持谈判通道畅通。

姚坚表示,光伏案涉及利益很广,如果光伏案裁定实施,不仅对于中方企业会造成重大影响,也会对欧洲企业带来重大影响,贸易战没有赢家,应坚持通过磋商解决问题,针对这起案件要进行行业、企业、政府多种渠道的磋商。

姚坚表示,中方谈判的大门始终是敞开的,希望欧方慎重决定,继续保持磋商渠道畅通,利用现有的渠道或者更高层的渠道来进行磋商,只有通过磋商来解决问题,中欧双方才能在国际经济危机对全球造成经济下滑影响的大背景下,共同合作,共克时艰。

李克强与巴罗佐通电话

2013年6月3日晚,中国总理李克强应约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通电话。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当前中欧关于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此案涉及中国重大经济利益,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严重损害中方利益,也必然会伤及欧方利益,影响中欧合作大局。中方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坚决维护中国的利益。希望双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而不是打贸易战。贸易战没有赢家。

李克强指出,中欧互为重要合作伙伴,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欧经贸规模巨大,出现一些摩擦是正常现象。中方愿与欧方在现有双边经贸机制下就有关问题进行沟通,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解决方案,共同促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发展。

巴罗佐表示,欧方高度重视中欧关系和中方关切,愿努力同中方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摩擦,推动中欧关系和各领域合作向前发展。

欧盟内讧:多国反对制裁

出乎欧盟贸易专员德古赫特意料的是,这一看似旨在保护欧盟光伏企业的决定并未受到欧盟各国的热捧。欧委会在初裁前就此案向成员国征询意见。投票中,只有法国、意大利、葡萄牙和立陶宛4个国家投了赞成票,包括德国在内的18国表示反对,5国弃权。虽然这并非正式投票,而且不排除在正式投票前有些国家会改变立场,但这足以说明,欧委会所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有失人心,且不符合欧盟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并在欧盟国家中造成困惑。

5月24日,成员国就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建议案进行投票。当天,吸引更多舆论目光的则是,代表欧洲1000多家光伏企业的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公开抗议,称欧盟正在葬送欧洲20多万个工作岗位。值得注意的还有,最初提起对华光伏反倾销申请的是德国企业,但德国总理默克尔却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将不遗余力阻止欧盟向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饱受诟病:调查过程不透明、不公平

让中国企业诟病的,是这次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的不透明、不公正。由于欧盟暂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选用第三方替代国(地区)的数据来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是否为倾销。

第三方替代国(地区),一开始欧盟选的是美国,在中方提出抗辩意见后,选用了印度。中方也提出了选用台湾地区的建议,但台湾地区没有企业配合。不过,即便印度企业愿意配合,但在欧盟调查过程中,对印度企业的问卷,连非保密卷中方企业都没有看到,里面的数据会不会有问题,中方企业不太清楚。

选用印度作为第三方替代国(地区),本身就是反倾销调查的一个瑕疵。因为印度太阳能产业发展比较缓慢,技术革新、规模效应等跟中国企业都要差很多,所以它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这样比较对于中国企业是很吃亏的。采用印度企业数据算出来的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幅度,那可能就是比较高了。

后果:双反难救欧洲光伏

初裁通过,欧盟立时就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惩罚性关税,直至今年12月对该案进行最终裁定。在这6个月内,中欧双方可以继续磋商,寻找争端的解决办法。最终裁定时,这项临时惩罚性关税可能延长为有效期5年的中长期措施,当然,结果也可能向好,税率被降低,或者终止征收。

反倾销调查的最初申请方是德国企业Solar World。为了向中国开展“反倾销”诉讼,达到欧盟要求的“代表行业至少25%的企业”,Solar World还发起成立了行业组织EU ProSun,联合了20多家欧洲的太阳能面板和部件生产企业。Solar World同时还提起了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申请,将在今年8月进行初裁。

“Solar World在前几年无论是规模,还是销售额,一直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光伏行业发展非常快,Solar World在技术更新、市场开拓、成本控制等方面,动作太慢了,跟不上中国光伏企业发展的步伐,也跟不上全球光伏市场的反应速度,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它有了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双反"。”国内光伏企业阿特斯(CSI.NSDQ)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说,“说实话,"双反"也救不了它。”



(麦纳 编辑)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