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观点:社会主义宪政,还是宪政社会主义? [打印本页]

作者: 爱国侨胞    时间: 2013-5-28 12:37
标题: 观点:社会主义宪政,还是宪政社会主义?
观点:社会主义宪政,还是宪政社会主义?
前《南方周末》评论员 笑蜀






更新时间 2013年5月28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1:02


中国网络掀起有关宪政的辩论


一场空前规模的宪政大讨论,正以互联网尤其以微博为平台,轰轰烈烈地展开。这点上必须归功于《红旗文稿》和《环球时报》,正是他们的反宪政宣言,突破了容忍底线,令人退无可退,不能不绝地反击。就像真理部在南周事件中扮演反向推手一样,他们实际上扮演了宪政大讨论的反向推手。
反宪派的论点,不值一驳。因为即便在中共的话语体系内,反宪政也从来不是什么政治正确,我主编的《历史的先声》一书,汇集了抗战后期中共大量的官方文献,都属于中共对人民的政治承诺,承诺的主题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宪政。虽然中共上台后实际上全面背叛了承诺,但公开与宪政决裂,公开祭出反宪政的大旗,疯狂如毛泽东也从来不敢尝试。可见今天中共体制内的反宪派,疯狂程度甚至超过了毛泽东。

相关内容
更多相关的故事


相关新闻话题


但今夕何夕?在宪政已是主流价值之堂堂21世纪反宪政,简直等于要倒退到史前时代。不仅在主流舆论层面,即便在中共体制内,这也不会有多大的市场。反宪政的结局,不会比当年张勋复辟的结局好到哪儿去,是完全可以断言的。
社宪派
反宪派不值一驳,争论的焦点,迅速转向宪政派内部,即转向自由知识分子与所谓社会主义宪政派之争。所谓社宪派是中国知识界新近崛起的一股力量,以上海学者童之伟、西北学者华炳啸、武汉学者秦前红为主要代表。他们的核心主张,是走体制内路线,在不改变中共执政地位的前提下,约束党权,推动立宪。这显然是基于中国现有政治格局的一个妥协的思路,是可以理解的。尤其考虑到他们当初对重庆唱红打黑的坚决抵制及反宪派逆袭时他们的奋起还击,他们的道德勇气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他们的所有光荣,都不能令他们拥有免于批评的特权。社会主义宪政派无论其学养多么深厚,信念多么真诚,都不能掩饰他们的一个致命问题,即“社会主义宪政”概念本身的问题。宪政就是宪政,既没什么西方宪政东方宪政,当然也没什么社会主义宪政资本主义宪政,对宪政不应有任何限定。
宪政不应有限定词,这其实意味着宪政最高,宪政最先。没有什么可以置放在宪政之上,宪政之前。否则都是对宪政的强加,对宪政的扭曲,都会荒腔走板,结果非驴非马。宪政不应有限定词,这同时还意味着在当今世界尤其当今中国,宪政应该无条件。必须马上启动宪政进程,先宪政再说,因为,宪政已经蔚为人类主流,不宪政,则无异自外人类,自居野蛮,这当然是对所有中国人的侮辱。
至此就很清楚了,所谓社会主义宪政派之引起争议,是因为他们把所谓社会主义置于宪政之前,这的确很难让人接受。我相信社宪派诸君子所主张的社会主义,一定不是党国体制、专政体制条件下的所谓社会主义,他们心目中的社会主义,一定是在诸多发达国家早已经行之有效的宪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即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
宪政真伪
所以,把社宪派理解为所谓党主立宪的推崇者,这与他们的初衷的确大异其趣,的确委屈了他们。但如果他们真的是主张宪政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即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那么为什么不干脆挑破这层窗户纸?而如果挑破了这层窗户纸,显然,他们主张的就不叫社会主义宪政,而不过是宪政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宪政与宪政社会主义,其间的差别可不只是词组排序之别,而是宪政真伪之别。宪政社会主义,意思是先宪政再说。先无条件立宪,再谈要不要社会主义。就我个人而言,只要宪政就成,宪政条件下搞什么都放心,搞什么都能接受。因为,只要有宪政的规范,搞什么都有底线,都是文明的、人性的。但是如果不宪政,则搞什么都不可以,搞什么都没底线,搞什么都是噩梦。
不知社宪派诸君子以为然否?可否易帜为宪政社会主义,而省却不必要的误读与摩擦,以集中力量,迎击疯狂的反宪派?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