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苹果发债170亿破纪录 市场反应热烈 [打印本页]

作者: casper    时间: 2013-5-2 06:26
标题: 苹果发债170亿破纪录 市场反应热烈
明报

  美国苹果近20年来首度发债,市场反应热烈,标售的债券金额达170亿美元(约1326亿港元),获超额认购近两倍,创下史上非金融企业发债规模最大纪录。目前苹果坐拥约1450亿美元现金,惟七成都是在美国国外,一旦资金调回本土,必须缴高昂税率,苹果「现金大把」仍要选择发债,反映如何处理巨额海外资金,已成美国企业一大难题。

  苹果上周宣布未来两年动用千亿美元现金回馈股东,包括回购股份及增加派息。为应付派息现金支出,苹果分别发行30亿美元浮息及140亿美元定息债券,赎回年期共有6种,由3至30年不等,昨由华尔街大行高盛及德银负责标售债券。Dealogic的数据显示,苹果今次发债,是非金融企业历来最大发债规模,超越2009年2月罗氏大药厂发债165亿美元的纪录。

  「苹果债券」获标普及穆迪评为AA+及Aa1,较最高的3A级仅低一级。投资者对苹果发债反应良好,消息称债券获超额认购近两倍,10年期债券的中标息率为2.415厘,较10年期美债(获视为零风险基准)的孳息仅高75基点;30年期债券的中标息率则为3.883厘,较同年期美债高100基点。上周获评为3A级的微软亦发行10年期企业债,中标息率为2.413厘,「苹果债券」的孳息与微软接近。

  数据显示,目前苹果坐拥约1450亿美元现金,较全美国获3A评级的美国企业拥有的现金还要多,但多达1023亿美元都是存放于海外,佔总数逾七成,而且上升趋势已持续多年。按目前的美国税制,美国企业在海外赚得的盈利也须缴税,一旦把海外现金调回本土,将要缴纳35%的税率。

  美国税务学者弗莱舍(Victor Fleischer)指出,2004年美国国会曾把有关税率短暂下调至约5%,令美国企业错误地放心把现金囤积于海外,然而税率回复正常后,美国企业便难以把资金调回本土,不少企业各出其谋避税,例如靠海外分支「借钱」予本土母公司作营运之用,变相毋须缴税,便可把现金调回美国。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