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哎呀,沒辦法」,大白天便呼呼大睡,大概也只能這樣了吧。
我覺得這可能是習以為常的緣故。
在人生路上走得久了,被人家說上兩句難聽的話、受到一些令人難堪的對待,這樣的經歷越積越多,變成了家常便飯,於是變得無所謂。「每次都為這種事受傷的話就活不下去啦!」於是學會了躲開那刀尖,不讓它刺中要害的訣竅。
這樣的話,情緒上當然快活自在了。然而細想起來,這不正說明我的感覺逐漸變得遲鈍?為了不受傷,要麼穿上厚厚的鎧甲,要麼讓臉皮越來越厚。這樣一來,疼痛當然會減少,可感受力也不再敏銳,無法像年輕時那樣用新鮮清新的眼光觀察世界了。
總之,我們得付出這樣的代價,才能過上輕鬆自在的現實生活。
這,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這並不值得誇耀——我常常午睡,每天都在工作室的沙發上睡午覺。工作一段時間後,大腦漸漸變得恍惚起來,於是心想:「這可不行,只好睡嘍。」躺下身去,漸入夢鄉。不長不短,30分鐘後便睜眼醒來。這樣一來,大腦特別清醒,情緒積極昂揚,馬上可以繼續工作。
假如人世間沒了午睡這東西,我的人生和作品說不定會比現在暗淡,更難令人親近。要是人家說,那樣不是更好嗎?呃,我也無法漂亮地反駁。
午睡時,我總是輕聲播放音樂,大多是室內音樂或者巴洛克音樂,播放的CD基本固定不變。
總而言之,就是我個人有一種叫「午睡音樂」的音樂分類。演奏家們在盡心盡力地演奏,我卻拿來做午睡的背景音樂,心裡覺得挺過意不去。不過,這也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只好請他們多多包涵了。
於是,午後一點左右在沙發上躺下,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弦樂五重奏,心中感謝人生:「啊,今天也安然無恙,心靈沒受傷,好像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個午覺,太好啦。」
我覺得,好像年輕時越是四處碰壁,被社會打擊得遍體鱗傷,等到上了年紀,就越快活自在。假如遇上煩心事,就蓋好被子呼呼大睡。不管怎麼說,這都是最好的對策。
--本文選自《愛吃沙拉的獅子》
【耶誕佳節腳步近 百位耶誕老人路跑為慈善】
耶誕節到,歐美各地都開始各種慶賀活動。瑞典小鎮市場展開白色耶誕的裝飾和販售,澳洲上百名民眾穿起耶誕老人服裝為慈善而跑,許多家庭帶著小朋友一起參加,現場氣氛溫馨熱鬧。
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