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曾国藩为何没做赵匡胤第二?
[打印本页]
作者:
casper
时间:
2016-11-16 17:27
标题:
曾国藩为何没做赵匡胤第二?
编者按:剿灭太平军之后,湘军势力达到了顶峰。曾国藩兄弟俩劳苦功高,得到了清朝庭的封官加爵。湘军四将领玄武湖密谋,欲为曾国藩黄袍加身。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熟读史书、不贪图名利的曾国藩,考虑到国家的内忧外患,坚决不做第二个赵匡胤,选择至死效忠清庭。
曾国藩劳苦功高,势力如日中天
1862年(同治元年)1月31日,曾国藩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曾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二月十四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四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五月,曾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
1864年(同治三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
湘军玄武湖密谋,四将劝其称帝
此时湘军势力达到顶峰,传说曾国荃、左宗棠、彭玉麟、鲍超这四位顶尖的人物,在南京的玄武湖曾经有过一场密谋,被称为玄武湖会议。之后曾国荃率三十多位湘军的高级将领来见曾国藩,想模仿赵匡胤来一个黄袍加身。曾国藩对弟弟和手下这批将领的意图心知肚明,便推辞不见。
大家见曾大帅不肯出来相见,更是群情激动,反复让人进内府去请。但不管怎么请,曾国藩也坚决不出来见大家。后来僵持了半天之后,曾国藩让人送了一副对联出来。据说所有人看到这副对联之后,有的感慨,有的摇头,有的叹息,甚至还有人热泪盈眶。
这副对联很有名。上联是“倚天照海花无数”,下联是“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这副对联依然说的是自己决不造反的决心。并把不造反的理由也说得很明白了,那就是我自有心中的坚持,自有人生的境界。那些如“花无数”一般的绚丽景象对我是没有诱惑力的。
此时,湘军是全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即使不可问鼎中原,至少可以偏安江安,划江而治。按理说曾国藩称帝的各种条件都很具备,但曾国藩还是给予智慧回绝。
曾国藩为何不做第二个赵匡胤?
那么,曾国藩为何如此抵触称帝呢?
首先,曾国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忠君卫道的观念根深蒂固。而且,曾国藩熟读史书,也深知造反会给中国带来极大灾难。当时洋务事业蓬勃发展,曾国落还对实业救国抱着一丝希望,所以把自己大多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国的建设之中。
其次,曾国藩熟读史书,他不想再重演赵匡胤与赵光义的故事。曾国荃积极劝进,甚至比赵光义更有野心,曾国藩即使黄袍加身,也难保曾国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第三,曾国藩考虑到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现状。曾国藩深知即使打败清政府,坐上了皇帝宝座,他所接手的江山早已残破不堪,更何况还要面对列强的侵扰。
第四,就是清政府对曾国藩早已有所防范。咸丰四年,曾国藩自主招兵数万攻陷武昌,就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所以天京陷落之后,清政府当即派了重兵把守天京,实际也在监视曾国藩。
第五,曾国藩本身不贪图名利,效忠清庭。曾国藩一生留下许多经典的著作,字里行间体现出他并不是贪图名利之人。也许换个有野心的人手握兵权,真会发生造反的事件。
作者:
老杨
时间:
2016-11-16 17:32
袁世凯做了!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