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以史为鉴:大明王朝是怎样在“反贪”的喧嚣声中解体的 [打印本页]

作者: rave    时间: 2016-7-30 11:10
标题: 以史为鉴:大明王朝是怎样在“反贪”的喧嚣声中解体的
枫苑梦客

最近读明史,收获颇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异族统治,汉人终于夺回了政权。明朝皇帝吸取元朝因贪腐而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希望明王朝江山万年长。从开国之君朱元璋一直到末代皇帝朱由检都十分重视反贪,手段之残酷,古今罕见,但明朝最终还是亡于贪腐。到了晚明,整个社会腐败,无可救药,呼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崇祯吊死煤山,一代王朝灰飞烟灭。

明朝政治跌宕起伏,经历了一个由清到浊,由俭到奢的衰败过程。

人本性贪,生而好利,与天道相违。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老子说,中国上古之时,有一个天道盛行时期,那是一段天下为公的美好时光。自从中国社会告别天道之后,就一直奉行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分配原则。贪污是人之道的的产物。中国古代先哲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但人的贪欲不可能灭掉,也不应该灭掉,否则人类社会就难以进步。儒家思想认为,人的欲望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部分,合理的叫做天理,即满足自身需求的部分,不合理的叫做人 欲,指超过自身需求的欲望。

明代初年,由于元朝的腐败遗风犹存,中央和地方官员贪腐现象非常严重,府县衙门官员“出入市村,虐民甚如虎狼。”连中央派往各地的监察御史也“假御史之名,杨威胁众,恣肆贪淫。”朱元璋亲自办理了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秋粮案,“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吏,系死者数万人。”“一时守令畏法,洁己爱民,以当上指,吏治焕然丕变矣。”严刑峻法起到了作用,有人说,明朝“吏治澄清者百余年”, 但贪污现象并没有绝迹。到了弘治,正德两朝以后,故态复萌,愈演愈烈。当时社会财富有了一定的积累,皇帝殆政,内阁滥权,卖官鬻爵,贪赃枉法,侵吞公款。 皇帝不得已用太监对付廷臣,然而同流合污,大臣不法,小臣不廉,言官首鼠两端,吏部堪比市场。至万历中期以后,朝政颓废,已经病入膏肓。贪污成了一种生活 方式,“一得任事之权即为营私之计。”无官不贿赂,“无守不盗窃”。万历年间,除夕时节,南京城兵马司送礼的人挤满了道路,以致于“食盒塞道,至不得行。”“未用一官,先行贿赂,文武俱是一般。”明朝的贪污是全国性的,遍及社会各个阶层。

明朝政治特点是,废除了相权,帝权空前,建立了内阁相互制衡的政务运转体制,太监合法参政,监视体系完整,覆盖社会每个角落。

毁掉明朝的是利益集团。任何一个国家经过足够长时间的政治稳定,就会形成利益集团。他们会操纵国家政治机器,尤其是行政和法律,和公共政策。是社会一系列政 策变成最符合这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而非国家,最终必然导致国家的衰落。监察御史对京外官员拥有考绩、纠察、举劾等权力,必然成为贿赂对象,监察机构最后也 因腐败而瓦解。在崇祯时,一名监察御史巡按一次,所获馈赠就达二三万两。中国历史上,吏治最腐败的时期正是监察机关职务犯罪最猖獗之时。

严嵩父子贪腐令人叹为观止,官无大小,皆有定价,州判三百两,通判五百两,指挥三百两,都指挥七百两,御史五百两,给事中八百两,吏部郎中、主事三千两。严嵩父子倒台后,从严世蕃家搜出“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他珍宝服玩所直又数百万。”即使主持改革的张居正也不清廉。他掌国政十年,生活奢侈,行贿受贿,他死后,抄家炒出“黄金万两,白金十余万两。”其他首辅也不干净,徐阶、高拱都有不同程度的贪腐。整个朝廷“大臣贪浊在高位,则小臣仿效,将无不唯利是图矣。大小效尤,内外征利。”到了明末,皇帝不临朝,政事荒殆,社会矛盾激增,君臣关系渐行渐远,不过,统治政治集团虽然在政治上已经四分五裂,但在掠夺社会财富方面还维持着一种同盟关系。各级官员和社会精英作为既得利益集团一份子,绝大多数人不希望天下大乱而是希 望政权寿命尽可能延长,完成各自利益链的构建,抓紧时间在政权崩溃来临之前储存足够的资财。

到崇祯时,朱家在政治上已经破产,皇权政治基础已经溃败,皇帝呼吁“化异为同”,但朝廷朋党结构已经固化,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利益联盟。崇祯哀叹,“诸臣但知党同逐异,便己肥家。”他 竭力打击士大夫门户,并无奈再次启用太监为打手。但此时太监也和大名皇帝一样不再可畏。而且这一招彻底把士大夫阶层推向了敌对阵营,最终导致崇祯走向灭亡。李自成打进北京后,百官报名投顺者四千余人,而为国捐躯者不到三十人。明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理想和现实生活境遇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大,士大夫普遍陷入精神困境,令他们在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之间痛苦徘徊。士大夫阶层和朱新王朝离心离德,更多人选择了退而求利之途。天下形成了“利归群小,怨归朝廷”的局面。朝野上下盛行罵黄帝的“非君”思想意识。明末儒家伦理秩序发生了深刻变化。五伦之首本来是君臣、父子、夫妇、可是夫妇被放倒了首位,君臣跌落到了第四位。

为防止官商勾结,明朝严禁官员及其亲属,家人从事商业活动,但到了嘉庆,万历朝已经废弃,例如,首辅徐阶在京开了多间铺子,获利颇丰。

明末社会道德水准低下,男色成分。色情小说泛滥,以《金瓶梅》,《肉蒲团》为代表。

尽管对贪腐者抄家灭族,剥皮实草,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朝廷的反贪永远只针对着留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撞沉泰坦尼克的恰恰是没在水底的那部分。因此,真正的反贪应该是社会基本利益结构的调整而非仅仅查处几个贪官。

作者: ypt    时间: 2016-7-30 12:33
那么反贪是不需要的?
作者: zwmpt    时间: 2016-7-30 20:07
朱元璋就反贪,怎么说是因为反贪解体
明朝解体主要是大面积和持续多年的自然灾害
作者: synetsh    时间: 2016-7-31 05:42
明末社会道德水准低下,男色成分。色情小说泛滥,以《金瓶梅》,《肉蒲团》为代表。

 境外马列垃圾荼毒中华已近百年,现在看来中共伪政权的垮台已并无悬念。
对一部小说而言,今天够级别的中共干部个个賽过西门庆,干部们间接开的妓院也超过派出所总和。可为啥还要把金瓶梅列为禁书?难道说这样做是为了证明中共道德水准不低下?
作者: bypassus    时间: 2016-8-1 05:58
中国确实需要还政于民,如果习不主动提出改革措施,修改政体,它将个历代王朝没有本质区别。修改政体未必是要照搬西方体制,可能另辟新路。
作者: NNKK    时间: 2016-8-1 06:42
撞沉中共大船的不是反对派而乃中共体制本身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