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民主自由与工农业生产无关联性 [打印本页]
作者: 樊梨花 时间: 2016-6-8 05:30
标题: 民主自由与工农业生产无关联性
本帖最后由 樊梨花 于 2016-6-8 23:33 编辑
我反对史伏初,是因为他的历史规律要么是想象,要么是以偏概全,企图用苏共的规律来套中共,胡说习近平要搞多党制民主!现在许多大学的马克思学院高呼习近平就是活马克思,就是要搞(习近平)意识形态的一元化,连言禁都不可能解除,怎么会搞多党制民主?他认为民主是由与工业决定的(“欧美工业革命催生资本社会,社会分工激增,利益多元化,引发观点、意见多元化。产生政党政治,设计出民主宪政制度,用普选解决社会利益和意见多元化的矛盾”),显然是没仔细研究世界历史!
“经济决定论”来源于马克思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理论,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从而决定社会的一切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邓小平通过经济改革来挽救共党政权也可以说是受了“经济决定论”的影响。他以为:共产党的江山由经济发展决定。所以,邓小平会在20年前说出他的名言,“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的许多自由派人士认为:邓小平的南巡打开了经济改革的大门,中国的市场化已走上不归之路,之要这一趋势进行下去,政治民主化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在西方,一些政治精英主张:对华接触的政治领袖和商界人士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带来政治变革。“唯生产力论”者如赵紫阳早就体会到“经济决定论”的局限,他主张有限的民主政治改革,以避免社会矛盾由于收入不均、官员腐败、精英特权世袭性固化等因素日益激化,结果他被既得利益集团赶下了台。继之而起的温家宝也主张“党政分开”的公开性改革,但他的呼声受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打压。
“经济决定论”在邓小平南巡后的20年中的兴衰史反映的是这一理论的根本局限性。虽然,这一理论并不完全错误(因为它有一定的事实根据),但是把经济发展看作是决定改变政治体制的根本因素不仅是对历史的误读,而且是忽略了专制政权的核心特征:即这类政权的掠夺本能。在解读西方政治发展史时,“经济决定论”把民主体制在西方的出现看成是经济现代化成功的产物。其实,这一对历史的解读从事实上来说是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历史事实,即西方在经济现代化之前就有了一套保护产权和基本人权及限制政治权力的宪政体系。没有这样一个体系,西方的经济现代化不可能成功。如果用一个理论来总结西方的经验,“政治决定论”比“经济决定论”更有事实根据和说服力。
郑酋午说:“工业社会从英国工业革命算起到现在已有近250年……工业社会的新气象基本上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乌烟瘴气一扫而光,显现出自由的曙光。农业社会发展到第三阶段即封建制阶段农民已有了人身自由,……封建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也只有人身自由,其他自由比如,选举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等都没有,而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这种种自由随着工业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并有所发展,在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已有了。”
这依然是马克思的阶级等级制谬论。马克思寄希望于公有制天堂,郑酋午寄希望于工业社会天堂。一样的画饼充饥,一样的宏大叙事,一样的独断主义的整体思维惯性。
选举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等自由并不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在工业社会之前就已经出现,古希腊就有很大的选举自由和言论自由,虽然有过扼杀苏格拉底的事件,但那是在民主衰落之际。古罗马也有很大的选举自由和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古罗马的平民在向贵族争这些自由的时候,他们都是一些自耕农和佃农。他们斗争的手段是成群结队离开罗马城到荒山野岭去生活,让贵族们去遭外敌侵略,贵族们不得不让步,平民们有了选举保民官和执政官的权利。古中国也有废井田、到荒山野岭开私田的运动,但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由,仅仅为了吃饭而已;所以,中国就没有政治权利的进步,反而在孝道枷锁下,中国人丧失了基本的人身自由——在家被父母打屁股,进衙门被父母官打屁股。
当英国人在1644年在议会向英王要求言论自由、选举自由的时候,当时的英国按照郑酋午的说法是处在农业社会。随后,言论自由的权利逐渐在英国议会得到了确认。而当时中国人因不愿剃头发而遭满清殖民者的屠杀,当时中国是一个人吃人的野蛮社会,是不可能产生言论自由、选举自由的要求和理论的。
当美国人独立于英国而自由选举他们的首任总统时候,美国也是农业社会。当瑞士人独立于德国而搞自由选举的时候(13-15世纪),当时的瑞士的经济可以说是欧洲最落后的农业地区之一。当甘地争取选举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的时候,甘地是以手摇纺车的印度农业社会方式来对抗英国的工业社会的。可见,民主自由与工农业生产无关。
“经济决定论”的根本弱点是它忽略了专制政权的掠夺性。在权力没有限制,产权和基本人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的体制中,统治精英可以没有顾忌地掠夺社会创造的财富。在这种体制下,社会成本超高的经济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如高储蓄、自由贸易和人口红利)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经济发展不仅不能够带来政治体制的自由化和民主化(因为政治体制的改变会取消统治精英的特权,使之无法掠夺社会财富,所以经济越繁荣,统治精英越反对民主化)。相反,经济发展会造成更恶劣的社会不公正,权贵的政治特权成为敛财的工具。由于这类体制和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在这种体制下必死无疑。
中国学者连篇累牍地论述,把近代中国不能实现民主等种种问题的根源,归结为小农经济。甚至有人把中国腐败的深层根源,归结为小农经济。其实,腐败等等这类问题,与小农经济没有关系。英美实现民主时,完全是小农经济,英美的民主几乎完全是农民建立起来的,但当时,却没有多少贪腐问题。美国总统杰斐逊认为:小农是政府廉洁的保证,他的理想就是农业社会。为此,他推行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方案——个人劳动占有并廉价向政府购买。到了今天,中国小农经济正在逐步消灭时,贪腐倒是逐步严重。结论应该是:小农经济代表廉洁和民主,当代中国比较发达经济代表贪腐和专制。其真实的原因是:言论自由与公民监督是腐败的克星。所以,腐败的统治者的要务是控制言论并打击公民对官员的监督。
显然,经济唯物主义及其小农经济论,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过去,浩如烟海的著作,不过是理论家们按照经济唯物主义教条人云亦云的图解或随声附和而已。如此众多,甚至整代整代的人,会不动脑筋的,闭眼不看历史事实,盲目地追随一种明显荒谬的理论或某些错误信仰,甚至在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的名义下大发荒谬高论,这是人类社会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即迷信现象。中国人必须抛弃小农经济这个万能替罪羊,清除对中国农民习惯性污蔑,真正开动脑筋,进行科学研究,找出每一个问题真正的原因和规律。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