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wsTree.com
标题:
行稳致远,驶向新航程(治国理政新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hahaha
时间:
2016-1-30 18:46
标题:
行稳致远,驶向新航程(治国理政新实践)
回顾辉煌过往,更好开创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保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勇于实践的必然结果,这是善于创新的生动诠释。
刚刚过去的2015年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
这是1月1日,国家统计局在新一年发布的第一个统计数据。“PMI虽然仍在临界点以下,但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双回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推进,企业采购意愿有所增强。”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去年我国主要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已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和深层次矛盾凸显阶段,面临结构调整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压力、支撑增长的需求乏力等因素,潜在增长速度下降。
面对“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党中央始终以战略的平常心,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先后创新实施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保持战略定力主要表现为追求远大目标矢志不渝,应对复杂局势泰然自若,运筹利益全局胸有成竹,化解风险挑战胜券在握。这是一个国家、政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新常态到供给侧改革,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党中央坚持用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开创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期间,我国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培育了广阔的区域发展新空间。
“我国发展依然有着无限的空间,随着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新的动力正在形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说。
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先后有8家中央企业被批准实施4起重组,国资委直接监管中央企业减至106家。
“作为央企提质增效工作的重要一环,国资委将推动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行业板块的兼并重组,优化整合服务业资源,减少重复投资,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表示。
新常态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大逻辑、大格局、大趋势,是中国无法回避、必须进行的一场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部率先企稳向好到中西部爬坡过坎,结构调整棋局正在华夏大地上展开;从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到服务业走势强劲,结构调整不断激发新动力、打造新引擎;从简政放权到商事制度改革,中国经济土壤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欢迎光临 eNewsTree.com (http://enewstree.com/discuz/)
Powered by Discuz! X3.2